編者按: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省委迅速組織11個考察團分赴全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考察學習,并及時總結經驗,以求充分借鑒,建設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融會貫通學經驗,凝心聚力謀開放,南海網特別推出專欄“自貿區(港)專報”,及時報道海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的進展,并集納國內11個自貿區和國際自貿港的相關新聞,助力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
四川自貿試驗區中歐班列(蓉歐快鐵)開通16條國際線路
貿易新通道促產業大升級
5月17日,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 張杰 攝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 梁君窮 梁振君 林詩婷 劉笑非 李冰
5月17日上午,成都市青白江區細雨飄飛,趕去上班的年輕人步履匆匆。成都國際鐵路港園區大門外,滿載貨品的大卡車往來不絕;集裝箱中心站一派繁忙場景,巨大的龍門吊將一個個集裝箱精準地吊裝到即將遠行的班列上。
滿載著電子產品、家電產品、花木、果蔬的一列列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從這里啟程,開往國外16個節點城市,書寫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四川自貿試驗區)建設進程中春天的故事。
目前,中歐班列(蓉歐快鐵)正加速連通四川與世界,增強四川面向泛歐亞區域產能轉移和對外貿易的能力。以成都為中心,定位于“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覆蓋全球”的多式聯運網絡,發揮產業集聚效應,促進從產品到產業的創新升級。
A
擴大“朋友圈” 建設國際物流樞紐
今年4月12日,一列滿載著LED顯示屏、輪胎、機載配重件、裝飾材料、日用品等價值約150萬美元貨物的列車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緩緩駛出,由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穿越亞歐6國、行駛9800多公里。14天后,列車駛抵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至此,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已開通16條國際班列線路。
鐵路港園區內的服務中心大廈一樓大廳內,有一面墻是“蓉歐+”通道及網絡布局圖,記者看到,以成都為始發點向南向西向北的開放通道由燈光點綴串聯起來,一路點亮亞歐大陸版圖。
目前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國外端已連接16個節點城市,穩定運行公共班列線路5條、定制班列線路11條。公共班列線路包括中歐線、中俄線和東盟國際海鐵聯運通道。定制班列線路分別為成都至馬拉、伊斯坦布爾、明斯克、斯莫根、阿拉木圖、布拉格、維也納;托木斯克至成都、塔什干至成都、根特至成都、米蘭至成都。
從成都出發的國內線路也不斷加密成網,目前已形成輻射上海、寧波、廣州、深圳、日照、欽州等沿海沿邊14個“蓉歐+”城市的快捷化、集裝化互聯互通的班列通道,將貨源輻射范圍拓展至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經濟發達區域。
“中歐班列已全面構建起成都向西至歐洲腹地和中亞各國,向北至俄羅斯、向南至東盟各國的‘Y’字形國際物流通道。”成都國際鐵路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一條“Y”字形的國際物流通道已然成形,為四川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對外開放步伐,積極推進國際物流及國際產能合作、國際貿易協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B
多式聯運“一單制” 進出口提速增效
“一輛汽車從歐洲通過海運抵達天津或上海港再到成都,加上運輸環節兩端的中轉、裝卸、通關時間,整個運輸流通環節至少要花兩個半月。而現在,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僅需10多天。”成都正業佶祥平行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友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他接到一個訂單給顧客承諾5個月可以提車,現在他敢承諾一個月內提車。
除了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在物流速度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層面的創新升級。2017年4月1日,四川自貿試驗區掛牌,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就提及:“試點簽發具備物權憑證性質的多式聯運提單,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
“在陸路國際貿易中,運單是否具有物權效力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軍杰認為,陸路國際貿易中參與貨物運輸的市場主體很多,運單標準不統一,往往是按照路程分段開具,運單不能作為提貨時的唯一憑證,不能證明企業對貨物的所有權,企業也無法通過質押獲得融資。
一年多來,成都國際鐵路港以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為核心,探索建立基于國際鐵路多式聯運的物流與貿易規則,大大提高了貨品進出口的速度,也為企業減輕了資金運轉和時間成本上的壓力。
“多式聯運‘一單制’通過陸港運營公司一張單一的提單就能滿足客戶貨物國際運輸的全部需求。”成都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多式聯運部經理陳然告訴記者,整個過程——從接收貨物開始,到運輸過程中不同運輸方式的轉換,再到跨境的關務等手續,這些原本需由客戶尋找不同代理操作完成的事項,現在全部由陸港運營公司統籌“接管”,由此,大大降低了企業相關成本,實現跨境多式聯運的“門到門”運輸。
C
從產品到產業 班列“拉動”新經濟發展
“這里的東西物美價廉,我這次準備買些玩具、紅酒帶回去。”法國的紅酒、德國的奶粉、荷蘭的零食……在青白江區“蓉歐薈”蓉歐快鐵商品空間體驗店,琳瑯滿目的外國商品讓游客梁先生看花了眼。
“蓉歐薈”是青白江區全資國有企業成都集裝箱物流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創建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包括線下體驗店、社區精品店和線上購物網站。相比空運,鐵路運輸成本大幅度降低,“蓉歐薈”的商品售價普遍比實體店便宜10%至20%,市民還可在網上選購產自歐洲等地的商品。自去年11月試營業以來,該平臺月均銷售額達50萬元左右。
在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沃爾沃工廠,產自歐洲的零部件搭乘中歐班列(蓉歐快鐵)來到這里,被組裝成整車。中歐班列(蓉歐快鐵)讓貨物運輸時間縮短至15天左右,而成都海關的“信任通關”等創新改革措施,讓通關時間縮短了3天,貨物平均進口時間只需要10.5小時。聯想、戴爾等企業也將部分海運貨物轉到了蓉歐快鐵上。中歐班列(蓉歐快鐵)與大型制造業企業之間的合作,以物流為杠桿撬動產能轉移,增強本地產業的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創新升級。
通道暢,則貿易興。2017年,四川對歐盟進出口貿易總額為780億元,增長52.9%,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和四川自貿試驗區的組合,使成都國際鐵路港充分發揮出集聚效應,帶動了跨境電子商務等新經濟的發展。
自2018年1月成都國際鐵路港全面啟動跨境電商業務以來,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中歐班列快件運輸跨境直郵貨物,以及四川首批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進口業務;依托“蓉歐+”國際班列的開行,成功吸引了TCL、LG、沃爾沃等一批適鐵企業向園區內轉移,2017年實現產能轉移125億元人民幣。(本報成都5月24日電)
責任編輯:張紅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