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省委迅速組織11個考察團分赴全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考察學習,并及時總結經驗,以求充分借鑒,建設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融會貫通學經驗,凝心聚力謀開放,南海網特別推出專欄“自貿區(港)專報”,及時報道海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的進展,并集納國內11個自貿區和國際自貿港的相關新聞,助力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
“放管服”極速通關+“3C”免辦監管
重慶自貿區新模式跑出發展“加速度”
重慶鐵路口岸-中鐵聯集重慶中心站。2011年,重慶在全國最早開通中歐班列,截至2018年4月,這趟國際班列累計開行1692班。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 張杰 攝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 劉笑非 梁振君 林詩婷 梁君窮 李冰
近日,一批從英國空運而來的新鮮三文魚在凌晨到達重慶市江北機場,短短幾小時后便能在早市開門前被擺上主城區多個水產市場的攤位上。重慶市民得以享受到新鮮美味的背后,是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踐行“放管服”改革的一個縮影。
“相比以前,時間縮減了70%!”一位辦理通關業務的企業負責人說,自重慶自貿區掛牌以來,越來越高效的監管模式讓企業受益匪淺。
通關時間的大幅縮短,源自重慶市在監管方面的創新。依靠搭建起統一的信息化輔助管理系統,能夠讓重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企業進行自主備案、自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繳稅款、簡化業務核準手續?!八淖砸缓啞钡谋O管新模式下,企業的辦事手續得以更加簡化。
“一年多探索,高效監管模式效果初現,‘四自一簡’的實施,讓貨物進出區效率提升了20%、企業辦理時間減少約70%?!敝貞c市自貿辦副主任付嘉康說。
相比從前準備大量紙質文書,多次往返海關辦理審核手續,“四自一簡”實施后企業只需在線提交電子資料,辦理時間也從原來的兩三天變為線上即時一次辦結,算上相關人力投入、單證制作和交通等成本,平均每家企業每年能節約成本5萬元。而允許企業“自定核銷周期”讓企業生產管理更加靈活,也更加契合企業生產實際,隨之而來的是企業核銷盤點工作效率明顯提升,使得企業平均每年減少了因核銷盤點產生的停產時間。
以新鮮的進口三文魚為例,企業只需提前向機場海關方面預約,報備預計運抵時間,待飛機一降落,海關的工作人員便會立即對貨物進行各項例檢?!叭旌颉钡目焖偻P服務也助推著企業的發展速度。
“全面實施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創新實施海關監管‘四自一簡’、檢驗檢疫‘3C(強制性產品認證)免辦’等措施、上線運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讓口岸通關時間壓縮了三分之一?!敝貞c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重慶的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還獲批全國唯一的檢驗檢疫綜合改革試驗區,內陸口岸高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重慶市西永綜合保稅區,相關部門與西永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合探索開展的“3C”免辦監管模式運行至今,已成功助推惠普品牌產品遠銷全球、幫助數千臺測試樣機免于辦理“3C”認證,順利出口了打印機、液晶顯示器等價值超過3億美元的貨物。
全國首創的“3C”免辦監管模式,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辦事效率,也有效地滿足了企業的通關便利化需求。
通過申報主體改革,重慶解決了部分檢測機構法人資質不符的問題,以“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內加工貿易類企業”的名義直接申請“3C”免辦證書,從而不再需要以第三方檢測機構名義申請。而創新開展異地核銷改革,則解決了研發測試樣品不能返廠核銷,導致“3C”認證不好辦的問題。檢驗檢疫機構可直接審查核實送檢方提供的相關照片、檢測報告和留樣檔案等資料,完成該樣機原產地核銷,不再需要交回原產地。
此外,企業在多次進出境同一樣品時,可以在首次辦理時提交后續計劃書,從而獲得《免辦證明》,以便下次申請“快速辦理”,省下多次審核、提交比對材料等工作流程所需的時間,辦理時間從1個多月壓縮到5個工作日。
通關在提速,檢驗檢疫在提速……借助改革新模式,探索了一年多的重慶自貿區也在提升發展速度。(本報重慶5月21日電)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
改革創新
牽頭協調推動
人行 海關 檢疫檢驗 國稅
銀監 公安 高法 檢察
多個中央在渝機構和市級部門出臺
配套文件26個、支持措施400余條
確立四個創新重點:投資以自由化和便利化為核心,貿易以便利化為核心,金融以服務現代化和結算便利化為核心,監管以深化“放管服”為核心
推動出臺141條細化創新措施,建立151項改革試點任務臺賬,做到任務、主體、措施、時間“四個明確”
初步成效
2017年重慶自貿區全域實現進出口總額3367億元人民幣
占全市74.7%
截至2018年3月,重慶自貿區全域新增企業注冊約1.4萬戶,占該市比重9.5%。其中,新增外資企業注冊254戶,占該市比重23.3%;落戶重大項目870個,協議投資總額逾3300億元。
制圖/楊薇
責任編輯:張紅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