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80后青年林智遠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的創業路——
用文創點亮漁村新生命
海南日報記者 郭嘉軒
一位臺灣嘉義的80后青年,常面朝60海里外的大陸,編織自己的文創產業夢;
一個日漸凋敝的海邊漁村,留守老人們在石屋石厝前,日夜盼望外出的孩子們歸來……
當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力度,向臺灣青年們發出創業邀請時,兩者之間竟產生了奇妙的交集,實現了相互的成就!
“石頭會唱歌”民宿藝術聚落,和平潭北港漁村的文旅復興,共同譜寫了一首兩岸融合、文旅融合、傳統和現代融合的精彩樂章。
5月12日,記者走進福建平潭流水鎮北港文創村,原生態的石頭屋建筑群和漁耕生活,獨特的濱海地貌,讓這座君山腳下的古村落獨具魅力。在這所名為“石頭會唱歌”的民宿里,臺灣嘉義青年林智遠向記者講述起3年前的故事:
2015年初,福建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距離臺灣只有60海里的平潭自貿片區,利用對臺窗口的區位優勢,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兩岸同胞往來交流創業的開放措施。2015年4月,林智遠和父母到平潭旅游,從此和平潭結下了緣份!當年6月,他攜妻子來到平潭,在澳前臺灣小鎮開了“阿里山館”,經營自家“松木工坊”,開始了以木藝文化產品為特色的創業之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林智遠來到位于平潭東北隅的北港村。一座座石頭厝猶如一座座記錄海島生活和歷史的博物館。石屋的古樸、村民的熱情、以及村子的寂寥凋敝,都令他印象深刻。
“那時我在北港村只能見到一些老人和兒童,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臺灣也有些村子類似這樣,隨后荒棄步入消亡?!绷种沁h回憶道,“那時我就在想,能否借鑒臺灣在民宿開發上的成功經驗,讓古老的村落獲得新生?”
2016年3月,他的團隊來到北港村,向村民租下了8棟石頭屋,開發成集民宿、文創、餐飲等為一體的“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把臺灣元素與平潭石頭屋完美融合。如今,這家特色民宿漸漸成為了兩岸文創交流的一個微平臺。不少臺灣畫家和音樂人來此尋求靈感,進行交流創作,游客也紛紛來此體驗臺灣文創的精致與活力。
在“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帶動下,2016年,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將北港確定為文創村,建設兩岸共同家園文化創意聚落區,整合周邊原生態山、石、田、海資源,打造原生態海島漁村文化旅游目的地。一個臺灣青年,用文化創意點亮了海島村落的嶄新生命。
如今的北港村,每天游人不斷。臺灣民宿的成功經驗,吸引大量本村年輕人回鄉改造舊居,一批以民宿、咖啡、餐飲、文創體驗為特色的業態相繼出現,北港村呈現蓬勃復興的態勢。
“數字最直觀:2015年全村186戶電表,現在增加到353戶,近三分之一都是民宿業主”,北港村黨支部書記陳松柏說,“‘五一’小長假村里共接待游客3.1萬人次。”
由于在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合作中成績突出,2017年,林智遠被聘任為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兩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實現了從創業者到管理者的轉型。今年5月,他更被授予“福建省勞動模范”稱號,成為福建省第一批臺籍勞模之一。(本報???月18日訊)
責任編輯:張紅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