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省委迅速組織11個考察團分赴全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考察學習,并及時總結經驗,以求充分借鑒,建設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融會貫通學經驗,凝心聚力謀開放,南海網特別推出專欄“自貿區專報”,及時報道海南探索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的進展,并集納國內11個自貿區和國際自貿港的相關新聞,助力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
多項全國領先的制度創新在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誕生
企業走進“一扇門” 享受一站式服務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 郭暢
這里是深港澳合作最緊密的“連接點”,也是深港澳合作最便利的“大門”。
5月8日一早,記者來到前海蛇口自貿區“e站通”服務中心,現場工作人員正在耐心地為前來辦理業務的企業人員服務。
全國首次實現原產地智慧審簽、首創跨境繳稅……在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全國領先的制度創新一次次誕生。通過改革,他們把150多項行政服務壓縮到20個窗口,讓企業走進“一扇門”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務。
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3月底,在前海自貿區注冊企業達16.86萬家。“16.86萬”這一數字,展現了“e站通”服務中心高效的業務受理能力。
而過去,個稅稅率有別、港澳企業面臨部分產業準入的限制、港澳貨物商品進出內地過關耗時……外資企業落戶前海自貿區難免遇到瓶頸。
2015年5月,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外商投資“一口受理”平臺上線后,使得清單之外的外資企業在企業準入和開業登記上實現“一張表格、一套材料、一口受理、一次發證”,只在網上輕松操作,去一次窗口領證,外資便可落戶前海,不需再三番五次跑到窗口辦理,辦理時間從過去的20個工作日簡化至2—3個工作日。
“換句話說,在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外資企業入區一口交件,待辦事項就可在大廳的各個窗口進行內部流轉,實現協同受理,大大方便了外資企業、港澳臺商落戶前海。”前海管理局企業服務處處長助理張蕾說。
2017年12月,前海進一步升級了“一口受理”平臺,根據“證照分離”改革精神,將外資備案由前置備案改為商事登記后置備案,通過經營范圍自主申報、外商投資業務受理和審批標準化等措施,進一步將工作時限壓縮。
正在辦理業務的一家港商投資獨資公司工作人員鄭粵明告訴記者,公司在“一口受理”系統申報后,當天即前往前海“e站通”服務大廳遞交了登記材料,從申請到最終企業領取到營業執照與備案回執,只用了2天,減少了企業20多項紙質材料,非常便利。
為深化投資便利化改革,前海蛇口自貿區還研究出臺了《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反壟斷工作指引》,發布國內自貿區首個對外直接投資指數,完善投資管理體制,圓滿完成“證照分離”2.0版改革試點任務,進一步降低企業投資門檻。
同時,前海蛇口自貿區貿易便利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海關推出“5+N”改革舉措;國檢在全國首次實現原產地智慧審簽;海事制定便利舉措“42條”;推動海關和國檢在以口岸直通、集檢分出和分送集報等驗放模式的基礎上,再造聯合查驗作業流程,加強關檢協作配合,首創關檢自貿通;大幅提升了通關效率。
(本報深圳5月14日電)
責任編輯:謝軍輝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