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霍云福:
自貿區政策和本地資源結合推動高質量發展
海南日報大連5月13日電 (特派記者郭景水 郭萃 劉操 李磊)“自貿區把區域經濟體系、勞動生產力的空間放大了。”5月8日下午,大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霍云福談起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掛牌一年來的推進效果時表示。
霍云福認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就是要在國際貿易、制度和技術等幾個領域進行創新,突破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對國際貿易的制約。物流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人力資源和交通運輸成本,影響交易成本最大的是關稅和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中,主要的運輸形式是以集裝箱為主體的遠洋運輸。“大連位于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域的前端,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霍云福介紹,國際貿易始發地和目的地兩側的通關、檢驗檢疫環節要占用大量的流通時間,成本也較高。如果這些因素影響太大,生鮮產品等很多商品就很難完成國際貿易。在大連,自貿區政策在之前跨境電商政策的基礎上,逐步實現通關便利化,最大程度減少通關檢驗檢疫時間、降低成本,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帶來便利。
霍云福說,地區經濟的發展不能單單依靠政策,更重要的是政策和本地資源、內驅力在耦合基礎上產生綜合作用,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謝軍輝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