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省委迅速組織11個考察團分赴全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考察學習,并及時總結經驗,以求充分借鑒,建設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融會貫通學經驗,凝心聚力謀開放,南海網即日起特別推出專欄“自貿區專報”,及時報道海南探索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的進展,并集納國內11個自貿區和國際自貿港的相關新聞,助力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廣東)自貿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探索與港澳互動的特色自貿建設發展道路——
愿當“苗圃”不當“盆景”
橫琴自貿區一角。 (橫琴自貿區管委會供圖)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杜穎
港珠澳大橋一橋飛架,連通三地。站在珠海拱北口岸遠眺這一“海上長龍”,每個人的內心無不感到震撼。
交通設施的四面通達,為中國(廣東)自貿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的更高起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橫琴自貿區走上與港澳開展深度合作的自貿區創新之路,以更高的視角眺向未來。
規劃先行——在“要吃飯還是要建設”中抉擇
駕車行駛在橫琴自貿區寬敞的道路上,澳門大學新校區風景宜人,各類葡式建筑為橫琴的自然風光裝點出別樣的國際文化特色。
橫琴自貿區長期以來注重產業基礎和企業培育,用自貿區有關人員的話來說,“愿意當‘苗圃’而不愿只是好看的‘盆景’”。
橫琴自貿區內各類區域科學分布,景觀錯落有致,甚至一步一景,這與自貿區建設伊始的規劃設計有著分不開的關系。高水準規劃先行,是橫琴自貿區得以實現生態景觀與產業發展相融相通極為關鍵的引擎。
說起規劃,橫琴自貿區管委會政策法規室副主任王彥5月7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舉了一例:橫琴自貿區內有一條主干道路,被稱為中國最長的地下管廊示范段,管廊長達33.4公里,投入了20億元。在2013年以前,尚是“吃飯財政”的橫琴,對如此高額投入的設施也有過猶疑,到底要不要拿出這么多錢來搞一條管廊?經過了多次的討論,橫琴自貿區最終還是一致通過了建設方案。
最長管廊于2013年建成后,橫琴沒有出現過任何管線“打架”問題,走在橫琴,看不到裸露地上的管線,甚至全橫琴島的冷氣系統都是一個出口。今天看來,深度落實高水準的城市規劃所節省的空間與土地,遠遠超過了當初的建設投資,是一筆非常劃算的經濟賬。不僅如此,橫琴規劃的前瞻性和細致程度,也同樣令人驚嘆。3年多來,橫琴自貿區宏觀高水平地建成了“六網工程”,強調的是“山、水、林、湖、濕地”一體化的“生命共同體”,建設“海綿城市”。又先后高起點編制了“數字橫琴”“生態島”等多達49項的深層次規劃,也就是說,橫琴小到城市燈光在節假日如何閃爍、如何與澳門互動這樣的細節都在專項規劃之內,做到了“每一寸土地都得以規劃”的目標。
創新之路——自貿區要張開懷抱開拓眼界
“我們通過手機移動終端和自助辦稅終端,讓港澳企業可以不必舟車勞頓,實現企業網上申報。”珠海橫琴地稅局納稅服務所負責人黃巧云一邊介紹,一邊操作系統講解如何在線申報。
過去3年多來,橫琴自貿區吸引了港澳地區大量企業前來落戶注冊,如何讓自貿區的服務優勢凸顯出來,成為橫琴有關部門一直在思索的課題。
為此,橫琴自貿區對標了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和世界銀行10項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圍繞企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加大改革力度,實際落地310項制度創新成果。
王彥告訴記者,橫琴自貿區在制度創新上呈現整體性和模塊化,目前,以放寬和優服為重點的行政服務體系、以發展特色金融和服務實體經濟為重點的金融創新體系、以信用約束和善管為重點的風險防控體系、以國際公信力為重點的法治保障體系和以預防監督為重點的廉潔從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橫琴自貿區致力在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比如,深化商事登記改革,推出全國首張商事主體電子證照銀行卡;啟動社會投資類工程管理創新試點,審批時間由30天縮短至13天,審批類費用降幅超過20%;突破了國內現行供用電營業規則,出臺有關規定,電力獲得指數從全球100名外躍升至全球前10名。首創“納稅便利化指數”,自主研發了全國首臺遠程可視自助辦稅終端,辦稅效能提升80%;率先推出首份共80條、涉及25個單位的失信商事主體聯合懲戒清單,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監管效應等。
吸才之力—— “港人港稅澳人澳稅”讓更多創業者留下來
僅3年多時間,吸引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人才超過80名,為數眾多的港澳創業青年選擇留在橫琴自貿區——除了本身具有的區位優勢之外,更多的吸引力來自橫琴對人才和引智方面的不斷革新。
“一年內房租連同水電,全部免掉。”珠海小可樂科技有限公司張宏說,創業之初,他就入住了人才公寓。
今年4月下旬,珠海推出“珠海英才計劃”:未來五年將籌集不少于3萬套人才住房,解決人才安居需求;被評定的一、二、三類人才可與政府按各占50%的比例,申請購買珠海市共有產權房……新政由16條舉措組成,含金量高、保障力足、針對性強、覆蓋面廣。
“在引才政策中,珠海鼓勵大學生可在3年內先落戶后就業,橫琴自貿區的人才政策有望更加優厚。”王彥表示,他們正在計劃起草新舉措,擬將先落戶后就業的年限由3年擴大到8年。
由于毗鄰澳門,對于吸引港澳青年創業,橫琴自貿區更是不遺余力。“港人港稅、澳人澳稅”就是橫琴在人才吸引力上的獨特之舉。對在橫琴工作的香港、澳門居民個人所得稅差額進行補貼,打造趨同港澳的個稅環境,旨在吸引港澳高端人才到橫琴發展。
2014年3月,橫琴將全國首例港澳居民個人所得稅差額補貼交到了珠海長隆投資發展公司香港雇員的手中,個稅差額補貼分別為2.1萬元和1.7萬元。具體而言,其標準為實際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與其個人所得按照香港、澳門地區稅法測算的應納稅款的差額。截至2018年3月底,橫琴自貿區3年多來累計補貼金額已超過4600萬元,全區孵化器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建成澳門青年創意谷、北大創業營2家眾創空間;珠海(橫琴)食品安全研究院等3個新型研發機構順利運營,人才政策的紅利在橫琴自貿區得以不斷釋放。
(本報珠海5月8日電)
數說
通過制度創新
營造了
國際化
法治化
市場化
便利化
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
橫琴地區生產總值(GDP)
68.03億元(2014年)
增長到
183.6億元(2017年)
年均增長39.23%
制圖/王鳳龍
責任編輯:張紅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