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30年 美好新海南| 省交警總隊:打造交通治理新格局 助力美好新海南建設

              以人民為中心以改革為引領

              省交警總隊:打造交通治理新格局 助力美好新海南建設

            正在巡邏的交警。本版圖片均由省交警總隊提供

            路管員幫群眾找回走失小孩。

            路管員幫群眾將一輛裝滿貨物的三輪車推過馬路。

              海南日報記者良子 特約記者周平虎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消息讓每一個海南人倍感振奮。

              面對深化改革開放浪潮,海南公安交警如何揚帆起航,肩負起神圣的新使命?

              “以人民為中心,以改革為引領,努力提升公安交管現代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為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安全暢通有序的交通環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便捷服務和品質服務并重的新需要。”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總隊長孫赫給出了堅定的回答。

            全省已設立286塊“路長制”公示牌。

              “路長制”打造全民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感謝大東海派出所,感謝路管員的幫忙,有你們在我們很有安全感。”5月1日下午,在三亞市大東海廣場,游客吳先生握著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大東海派出所路管員黎吉珊的手表示感謝。

              原來,就在不久前,正在大東海崗位執勤的黎吉珊接到吳先生的求助,稱其70多歲患病的老父親在大東海附近走丟。黎吉珊立即將吳老先生的相片發到工作群里,并通報各崗位的路管員協助尋找。40分鐘后,走失的吳老先生被找到了。

              提升群眾安全感,是今年1月份省公安廳在全省范圍內實施“路長制”警務機制改革以來的成效之一。“路長制”重點針對全省道路交通和治安突出問題,實行“一路一長”、分級管理、包干負責,堅持職能重組、流程再造、資源整合,積極構建“一警多能、多警聯動、齊抓共管、快速反應”的新型警務機制,是提升公安交通管理和社會面治安防控能力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積極探索建立“情指一體、情勤聯動”的新型警務運行機制,不斷提高公安勤務的主動性、精確性、合成性和實效性,著力提升我省道路交通和社會治安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路長制”全面推行3個月來,全省道路交通和社會治安狀況發生了可喜變化,初步實現了“三個明顯提升和三個明顯下降”。

              見警率、管事率明顯提升

              “不間斷巡邏的警察,讓大家做生意都更加安心。”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新華街,經營一家食品店的符女士說。

              陵水將各鄉鎮分管政法工作的負責人納入“路長制”一級路長,打破公安部門“包打天下、孤軍奮戰”的格局,發揮政府協同共治的統領職能,將巡警、交通、派出所“三警合一”,成立“戰狼特勤隊”和“鐵騎”巡邏小分隊,24小時不間斷管控縣城和轄區各鄉鎮的道路交通和社會治安。

              澄邁縣在城區主要道路、路口建設“交警、特警、志愿者”三級力量體系,將警力最大限度屯于街面,充分參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目前已基本解決主城區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擁堵問題。“我們成立‘澄邁縣公安局路長制’微信工作群,實時了解掌握各轄區路段‘路長制’工作動態,及時收集各路段開展‘路長’工作狀況。”澄邁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長陳昌政介紹,通過微信工作群,加強督導檢查各轄區“路長制”的工作進度,每周還通過微信工作群通報未按時上報工作狀況及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

              陵水和澄邁的工作模式,只是“路長制”在全省推行以來提升見警率和管事率的縮影。

              “目前全省共確定各級路長和路管員3646名,管理重點路段585條,社會治安防控的覆蓋面明顯加大,‘見警率、管事率’明顯提高。可以說,‘路長制’是實現‘四個要警力’的生動實踐。”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各市縣整合了交警、治安警、刑警、特警、旅警和社會聯防等資源,各級路長、路管員積極參與治安管理,在執勤崗點、流動巡查中注重主動發現、快速反應、及時處理群眾舉報的各類治安警情,既整合了多警種資源、緩解警力不足,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達到加強治安管控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會治安防控的覆蓋面。

              該負責人表示,同時保持路面警力充足,一方面提升了見警率,處處見警燈、時時見警察;另一方面事事問警察、件件有落實,不僅及時有效處理了發生在路上的警情,提升了“管事率”,大大增加了廣大群眾和游客的安全感。

              快速反應能力明顯提升

              為踐行“路長制”工作,三亞市組建了具有警民共建特點的“飛鷺支隊”,400名隊員全天候配合公安民警開展社會面群防群治防控巡邏、交通管理、先期處置涉旅警情、快速處置突發事件等。

              去年10月12日,G98環島高速東線三亞往海口方向大矛隧道內連續發生3三起交通事故,各級路長、路管員按照“路長制”應急預案部署各司其職:交警負責疏導交通,消防負責傷員營救,派出所負責維持現場秩序,特警負責站崗執勤。原來需幾個小時才能處置完畢的事故,僅用幾分鐘就完成道路疏通。

              東方市主動將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納入“路長制”工作體系,實行“公安+城管”勤務模式的“路長制”,將治理重點放在汽車站、農貿市場、學校周邊及市區主要道路交叉口等重點部位,以迅速反應由于占道擺攤造成的交通擁堵等突出問題。

              記者了解到,全省各地公安機關屯警路面、街面,提前備戰,提前預警路障和交通信息,動中處警,確保城市道路在3分鐘內到達現場處警,有效提升了突發事件的處置效率,提前化解矛盾隱患。在重大節假日和高峰期,組織動員廣大交通志愿者和各汽車4S店清障車,提前在事故多發和易擁堵路段做好準備,一旦發生交通或者治安緊急事件,快速調度各種力量應急處置,響應時間由過去的1小時至2小時縮短到最快10分鐘,有效地解決了當前公安機關接處警工作當中指派警力程序過多、流程過長等問題。

              群眾安全感、獲得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護送迷路老人回家、幫助老人修理自行車、在執勤中主動掏錢為汽車拋錨的外地游客加油,三亞市路管員林玉桐被群眾稱贊為“加油哥”。這樣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全省各市縣發生。

              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及時轉變理念,帶著感情去服務,路管員除了管交通、管治安以外,還管“閑事”,大到打擊犯罪、治安案件、尋找失蹤老人小孩,小到扶老人過馬路、幫助群眾推車等。各地還設立局長熱線電話、征求意見箱、微信號、監督電話,向社會公布了局領導班子、支隊領導的工作電話、監督電話和微信號,廣泛傾聽社會各界、企業、群眾的工作意見和建議。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各重點部位、重點地區單位、企業和社區走訪調研、巡查,主動與群眾建立緊密聯系,現場督促指導落實內部治安、反恐防范措施,共同打造社會穩定環境。

              目前,全省已設立286塊“路長制”公示牌,主動公開路長、路管員姓名、工作范圍、聯系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在各村(居)委會專門設立征求意見箱,深入各重點部位、重點地區單位,開展巡查走訪,現場督促指導企業、社區落實內部治安、反恐防范措施,主動與群眾建立緊密聯系,共同打造社會穩定環境。在路(街)面,各級路長、路管員不間斷地在路上執勤,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安在行動、警察就在身邊、安全就在身邊,增強了警民血肉聯系,進一步構建了和諧的警民關系。

              道路街面治安和刑事警情、交通事故明顯下降

              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路長制”實施以來,全省道路交通和社會面治安防控相互融合、優勢互補,補齊了社會治安治理短板,各類警情預測預警預防能力進一步加強,路面、街面顯見違法行為明顯減少。其中不少市縣切合當地實際的舉措值得點贊。

              瓊海市在全市范圍推廣實施“地網工程+路長制”警務模式,立足環博鰲公安檢查站和10個公安執法服務站,明確各級路長和路管員的責任區,形成相互配合聯動來維護交通、治安穩定的“地網工程”,著重解決農村地區常見的交通違法和攜帶管制刀具、毒品、危爆物品等治安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就近派警、就近執法、協同互助”的工作機制。

              儋州市確定主城區的15條主干道為重點,明確人流量大、治安環境復雜、交通秩序較為混雜的路段為重點管控區域,在全市劃分7個片區,明確管理職責,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和常態化管控機制,以點帶面推廣實施“路長制”。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針對本地交通基礎薄弱,交通事故多發的現狀,以“路長制”勤務改革為契機,邀請了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專家組深入瓊中調研道路交通安全狀況,會同當地安監、公路、交通等職能部門對15條交通事故多發路段進行實地踏勘,有力推動了公安、公路、安監等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道路交通綜合治理格局。

              

            省交警總隊聯合多部門開展交通安全隱患排查。

            交警夜間指揮交通。

              融合新科技 構建智慧交通

              近年來,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堅持城市安全與道路暢通并重,大力開展“源頭管、入口堵、路面查”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最嚴執法,積極適應科技發展浪潮,推進“公安交通管理+互聯網”服務,建成了全省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推廣使用“交管12123”手機APP,實現了130多項交管業務網上辦理。

              加強全省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監管系統建設,全省正常運營的46家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已全部接入公安部檢驗監管系統開展機動車檢驗業務,應用率達到100%。近兩年開展信息化建設項目14個,已完成9個并投入使用,包括智能化交通安全管理平臺、公路查控網、緝查布控平臺,高速公路卡口設備的接入,以及海口南港、秀英港2個省際執法服務站,有效融入海島型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為提升交通管理現代化治理能力提供科技支撐。

              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識

              近日,在海口舉行的“禮讓斑馬線為您點贊”直播中,一幅畫面溫暖了整個椰城。

              斑馬線上,一位老大爺腿腳不便,走得很慢,看到其他行人都走過去了,老大爺遲疑起來,不敢再往前走了。這時,司機劉師傅將手伸出車窗,微笑著示意老大爺先通行,直到老大爺安全通過斑馬線,才啟動車輛。

              “駕駛員都要向他學習,做文明駕駛員”“我們期待禮讓斑馬線成為城市的常態……”30分鐘的直播,吸引了近15萬名網友觀看留言。海口交警在整治斑馬線上交通違法同時,組織志愿者在全市開展禮讓斑馬線活動,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識。

              海口、三亞等重點城市多措并舉深入開展禮讓斑馬線、電動自行車、低速電動車交通違法整治,交通出行者守法率進一步提升。

              海口在整治電動車違法方面繼續推動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同時協調市質監部門更新發布電動自行車登記目錄,進一步提高登記上牌率。定期向工商部門抄送登記上牌過程中發現車輛技術參數超標的車型和廠牌型號,并配合工商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從銷售源頭加強超標車管理。協調交通、城管等部門,建立道路交通秩序巡查巡控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多部門職能作用,逐步建立健全綜合執法長效機制。

              在主要交通路口,采取“交警+志愿者”工作措施,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讓“文明出行”理念落到實處。堅持嚴管重罰,加大機動車不禮讓行人、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占用機動車道行駛等突出交通違法整治力度。

              海口市交警支隊新建26處電子警察抓拍設施和8套機動車不禮讓行人抓拍系統,2017年以來,共查處不禮讓行人交通違法行為11063起,斑馬線上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60%,受到了公安部充分肯定,并向全國交警系統推廣學習。

              三亞市交警支隊先后建立了不按規定使用燈光自動抓拍系統、鋸齒車道、鷹眼監控系統、行人過街人臉識別系統、智能斑馬線、機動車鳴笛自動抓拍系統、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紅燈語音提示系統和海燕系統等8套先進交通管理智能化設施,實現了市區交通狀況監控全覆蓋。

              全面加強城市精細化交通組織

              優化交通組織,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海口市交警支隊堅持“窄馬路、高密度”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在龍舌路、玉沙路等10個社區實施交通組織微循環改造,其中龍舌路通行能力提升了30%至50%,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和停放管理也得到進一步規范;充分利用路口時空資源實行全待行,在國興大道與五指山南路交叉路口設置四個方向待轉區,并優化交通信號和設置待轉提示牌,早晚高峰小時通行量較比之前分別增加299輛和256輛。

              三亞市交警支隊合理分配路權及緩解高峰路網交通負荷,先后在河東島狀片區、下洋田轉盤、丹州社區實施區域單向大循環措施,著力優化路網通行效率。

              規范交通標志標線設置,提升道路通行保障能力。海口市交警支隊選擇9條道路施劃黃色禁止停車標線,充分利用標線交通語言提醒駕駛人拒絕違停,同時精準查處機動車違停3425起,解決“因亂致堵”問題。三亞市交警支隊推動市政府印發了《三亞市道路交通標志標線管理規定》,全面推進交通標志標線的規范化設置,補齊短板,對市區多處重要路口重新渠劃、改造,根據平峰、高峰期交通流量變化,及時調整信號燈設置,實現了交通信號、交通設施緊跟交通流量走,最大程度地優化交通秩序。

            海口交警開展“禮讓斑馬線,為你點贊”文明交通活動。

            交警疏導交通。

              打造新品質 實現服務升級

              近年來,全省公安交管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強服務意識,全力推行“互聯網+”服務和委托社會機構代辦等便民服務措施。

              從2017年3月1日起,我省全面推行機動車駕駛人互聯網自主預約報考工作,全省通過互聯網辦理機動車駕駛預約考試、補換駕駛證、提交駕駛證審驗身體條件證明材料等業務成為新常態,目前我省駕駛人互聯網平臺個人注冊用戶為89.9萬余人,注冊率為41.56%;駕駛員通過“交管12123”手機APP可以現場快速處理21種簡易交通事故和交通違法處理繳費,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網上”“掌上”便民惠民服務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和一致好評。

              同時,積極推進社會化考場啟用,選定瓊海市雄發機動車駕駛人考場、東方市海星駕校機動車駕駛人考場等兩個社會考場,指導并完備考試設施、考試系統和相關崗位人員配置。

              簡政放權,落實“放管服”管理工作。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將原瓊北、瓊南車輛管理所辦理的小型汽車類駕駛證業務全部下放至轄區縣級車輛管理所辦理,特別是駕駛人考試事權已完全移交縣級車輛管理所。全省15個縣具備了全科目考試能力;建立了省市縣三級業務監管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車、駕管業務日常辦理。(本報海口5月3日訊)

            責任編輯:謝軍輝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社會

            社會民生包羅萬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午夜国产精品无套|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中文字幕美日韩在线高清|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人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不卡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 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2020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中日韩无砖码一线二线|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