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海南30年
全國人大代表王書茂:
喜看小漁港變身漁業風情小鎮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李磊
“海南30年來的變化翻天覆地,作為海南傳統漁港的潭門,變化也是顯而易見。”全國人大代表、瓊海市潭門鎮潭門村黨支部紀檢委員王書茂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潭門這個海南傳統漁業小鎮的變化,正是海南30年巨變的縮影。
在海南代表團會議的討論發言中,王書茂數次提到了他的家鄉潭門鎮的變化:“我從事漁業生產30多年了,親眼目睹了潭門從小漁港成長為如今的漁業風情小鎮,漁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一年上一個臺階。
王書茂回憶起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漁業生產情景。當時,漁民出海打魚的漁船大部分是小噸位的木船,船艙狹小,生活、作業環境很差,由于沒有現代化的導航系統,航行過程中,漁民們還要冒著被海風吹到海里的危險,爬到漁船的桅桿上觀望。
如今,從潭門出發的漁船早已升級換代,漁船上的北斗星通導航系統時刻提醒著漁船的位置,漁船上不僅能收聽廣播,還能收看電視。更讓漁民們安心的是,隨著潭門中心漁港的建成,停泊在漁港內的漁船,再也不怕遭遇到大風浪了。
王書茂說,潭門如今已經從一個小漁村,變身為漁業風情小鎮。近年來,潭門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不僅完善了供水、道路、供電等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還運用傳統漁業元素對鎮墟進行立面改造。潭門漁港旁,已經形成了一條游人如織的商業街。隨著潭門大橋通車,到博鰲只要5分鐘車程……
“鎮上樓房多了,車多了,游客也多了。不少漁民蓋了新房子,買了私家車,日子越過越好。”王書茂說,“如今,漁村的生活不比城市差!”
去年11月,瓊海被選為休閑漁業試點單位,海南首個休閑漁業項目落地瓊海潭門,潭門一家旅游公司改造了4艘漁船供游客出海體驗。雖然這個項目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這讓王書茂看到未來漁民轉產轉型的希望。
(本報北京3月9日電)
責任編輯:謝軍輝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