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版面截圖
三亞“千古情”系列演藝作品總導演、總策劃黃巧靈見證海南旅游發展30載
“千古情緣”海南夢照進現實
黃巧靈。海南日報記者武威攝
-海南日報記者林詩婷 黃媛艷
核心提示
人們或許不熟悉黃巧靈,但位于南海之濱的三亞天涯海角景區幾乎無人不知曉。“南天一柱”的古老傳說,開啟了人們對中國唯一熱帶濱海島嶼旅游的無限遐想。
“在海南,我收獲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不留退路、堅韌不拔、克服一切困難往前沖的精神。”近日,宋城集團董事局主席、“千古情”系列演藝作品總導演、總策劃黃巧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1988年在三亞天涯海角創建了首個旅游度假村,再到創新旅游模式打造宋城“千古情”旅游演藝王國,黃巧靈30載的奮斗拼搏,以及在旅游事業中迸發的奮勇闖蕩的精神動力,得益于這片改革開放、青春勃發的瓊島大地。
機遇,總是青睞有所準備的人。2013年,黃巧靈在旅游業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經過多年醞釀、緊張籌備,以“主題公園+文化演藝”為創新賣點的三亞千古情景區揭開面紗,打破三亞“白天看海,晚上睡覺”的傳統旅游格局,為當地旅游業開創了新局面。
30載的追夢天涯路,30載的砥礪前行,他傾注青春種下的“千古情緣”夢想種子,在海南這片發展沃土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一九八八年,黃巧靈等人一起創辦天涯海角首個度假村和海濱浴場。 (資料圖片)
如果說,邁向新發展時期的海南,是黃巧靈筑夢的搖籃,那么三亞天涯海角,便是他夢想種子生根發芽的沃田。
1988年,三亞提出把旅游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圍繞發展旅游產業,搞好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這對于黃巧靈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就這樣,他與七八個闖海人一起成立起天涯海角實業有限公司,發展天涯海角首個度假村和海濱浴場,成為海南旅游首批投資者。
尋夢
南下瓊島沙海淘金
時代感召“想去海南闖一闖”
作為中國最大民營旅游投資集團的掌門人,黃巧靈成功打造了宋城“千古情”系列主題公園,所導演的《宋城千古情》成為目前世界上演出場次最多和觀眾接待量最大的劇場演出之一,被業界譽為“中國旅游演藝導演第一人”,打造的宋城集團總資產突破700億元人民幣……
然而,這個故事再往前追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國內旅游演藝含金量最高的導演之一,當時決定投身發展旅游事業,僅僅源于“想去海南闖一闖”的念頭,事業啟動資金只有東拼西湊來的2000元。
如此勇氣,始于那個躁動的1987年。“我在一個報告會上聽到海南要建省辦經濟特區的消息,令我心潮澎湃,當天便決定要去海南闖一闖。”黃巧靈說,當時,他任浙江省麗水市新華書店總經理,前途一片大好,做出這樣沖動的決定或許源于那個時代強有力的感召力。
次日,黃巧靈正式向單位遞上了辭職信,揣著2000元,乘坐綠皮火車一路向南,越過瓊州海峽來到風景如畫的海南。
海南初印象,著實顛覆了這位內陸青年關于濱海城市的想象:“從來沒見過像寶石一樣藍的大海,當地人非常淳樸善良,‘三輪車’穿梭在大街小巷,黎家青年對唱的山歌悅耳動人,椰風海韻、黎苗風情令人沉醉。”
更令黃巧靈著迷的,是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初期,社會經濟加快發展的腳步,以及不約而同匯聚于此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大學生們那充滿朝氣的面龐。
“站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超前試驗的基地,共同見證、參與到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我們要走的是前人未走過的路,要做的是前人未做過的事。”黃巧靈回憶,1988年4月,在海口舉行的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銜牌懸掛儀式上,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手持花團彩帶的少先隊員們跳起了歡慶的舞蹈,醒獅隊在節奏明快的鼓點聲中騰躍起舞,他站在人群中,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那時,兜里余額只有千把塊錢,為了生活,他開始運用自己在創意、構思方面的才能,為企業做營銷策劃賺錢。
然而,這并非他的夙愿:“我是一個不安于現狀的人,身上流著探索、創新、闖蕩的血液。”
亦是那一年,海南以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開放,縮小政府的行政干預職能,擴大社會功能,激發社會活力,市場機制得到迅速發育,為像黃巧靈這樣奮勇向前的“闖海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舞臺。
黃巧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筑夢
成為海南旅游首批投資者
“天涯海角這地方,我太喜歡了!”
如果說,邁向新發展時期的海南,是黃巧靈筑夢的搖籃,那么三亞天涯海角,便是他夢想種子生根發芽的沃田。
一路南下,黃巧靈與同伴們來到三亞。當到達天涯海角時,椰林、沙灘、大海、礁石……他被眼前的美景震驚了,“大自然竟還有這樣的瑰寶!”他甩掉鞋襪,把背包丟向大海,興奮地擁抱浪頭,感受無邊無際大海的寬闊、魅力,振臂高呼:“天涯海角這地方,我太喜歡了!”
黃巧靈這一生注定是要交給波瀾的。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內心萌動:“海南擁有天涯海角這么好的資源,一定能吸引很多人,成為知名旅游目的地。”
1988年,三亞經濟基礎相當薄弱,僅有一條解放路,處于百業待興的階段。亦是在同年,三亞時任市委班子提出把旅游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圍繞發展旅游產業,搞好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這對于黃巧靈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就這樣,他與七八個闖海人一起成立起天涯海角實業有限公司,發展天涯海角首個度假村和海濱浴場,成為海南旅游首批投資者。
沒有住的地方,黃巧靈和工人們搭起簡易帳篷;缺少建筑材料,他們從竹林就地取材,一捆一捆地扛回來;沒有水,大家一起挖井,手上滿是血泡,挖到20余口井時終于找到水源;缺乏資金,團隊從漁民那收來海鮮,靠賣海鮮貼補發展資金……
開業前,黃巧靈提著一桶油漆,將被風雨吹打得斑駁的“天涯”“海角”重新刷了一遍。一切準備就緒,正是在1988年,天涯海角度假村和海濱浴場順利開張了。
白天,游客玩水、游樂,晚上則體驗竹竿舞、沙灘舞等海南特色文化。在黃巧靈的巧思下,天涯海角頗具瓊島特色的體驗旅游項目受到熱捧,初具旅游文化意味,吸引了不少來自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觀光客。
“除了大自然資源之外,一定要注入文化內涵,這樣的旅游才有生命力。”憑著8角錢一張門票收入,黃巧靈的度假村月均收入達千余元,春節旺季期間,月收入更是破萬元。
然而,創業并非一帆風順,比如一場突如而來的臺風,令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客流量銳減。“最艱難的時候是有一年春節,幾十個人同吃一鍋面,加兩個雞蛋糊一糊,便是年夜飯了。”黃巧靈回憶道。
不過,在其看來,當初在海南一切的探索、嘗試都是那樣有意義,闖海經歷是他人生中的寶貴財富:“迎接海南改革開放大浪潮,10萬人才下海南,也遇到夢想破滅時,不是誰都能堅持下來,打拼事業非常不易。”
上世紀90年代初,因職業發展原因,黃巧靈離開海南,回到浙江老家。即便如此,黃巧靈并沒有放棄海南的旅游夢:“來到天涯海角,沒有退路,這種堅韌不拔、克服一切困難,去創造、創新的精神,是我闖海那幾年最深刻的體會,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我當時便立下目標,一定會再回到海南!”
續夢
與海南旅游新時代同頻共振
深耕本土文化打造旅游演藝王國
正是海南改革開放洪流所激蕩出的市場生命力,瓊島旅游人孜孜不倦的奮勇拼搏,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海南旅游發展打造了堅實基礎,海南旅游產業逐漸發展壯大,海南旅游的新篇章迅速開啟:
國內首家五星級度假酒店——凱萊度假酒店建成并營業,國內首個國際郵輪專用碼頭建成,推動“離島免稅、航權開放、26國免簽、空域開放”等優惠政策落地,打造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創新“四位一體”治旅模式,成立我國首支旅游警察支隊……
海南旅游迎來了飛速發展時期,旅游產業質效齊增,旅游新業態各美其美,由單一的濱海旅游,逐漸發展成為“藍綠”資源互補的山、海、空旅游,蜈支洲島、西島等一批新興景區相繼開放,傳統觀光旅游模式逐漸轉變成互動式、體驗式的旅游模式。
亦是在這段時間里,黃巧靈積極發揮其在海南做旅游的經驗,在杭州打造了宋城千古情景區,創新“主題公園+文化表演”旅游新模式,“給我一天,還您千年”的廣告口號響遍全國,刷新了國內主題公園游客入園量新紀錄,迅速占據國內旅游文化市場新高地。
宋城發展的秘訣是什么?是文化!他深知“文化與旅游融合一定會大有市場”,他亦認為“文化演藝不接地氣難以打動人。”
多年過去,宋城集團布局全國市場。然而,更牽動著他內心深處的,是其對大海彼岸這座明珠瓊島的深厚情絲,是令其振奮的海南欣欣向榮的經濟發展局面,指引著他去延續天涯海角的旅游夢——
2013年,經過多年來艱苦采風、創作、規劃,黃巧靈將“千古情”系列從浙江帶回三亞,成功建起瓊島首家旅游主題公園,融入了海南特有的黎族苗族文化、歷史典故,打造旅游演藝產品,打破三亞“白天看海,晚上睡覺”的傳統旅游格局。
再回海南,黃巧靈笑稱自己“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他說,游客滴水之恩,將以涌泉相報,海南將成為宋城集團戰略布局的優先選項。
2018年,站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節點,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拘泥于現狀的黃巧靈又孕育了新的夢:“我們將在海南探索打造海濱度假項目,打造一場以大海、一帶一路建設為主題的實景演出,演出形式、表現手法將較千古情模式有很大的顛覆。”
的確,30年的改革開放,在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引領下,這座孕育著無數人夢想的島嶼,正加速度向前發展,煥發出勃發的生命力,昂首迎接新時代的曙光!
如黃巧靈,一代又一代一往無前的“闖海人”,猶如一個個動人音符,在海南改革開放的和弦中,奏響春天的旋律……
(本報三亞2月28日電)
巧靈寄語
談旅游
很多的探索都是有意義的,文化與旅游融合一定會有大市場。
旅游文化很復雜,涉及造型、建設、定位、規劃、管理等,缺一不可,市場的認可會留下精品。
談文化
文化演藝不接地氣,兩腳不站在土地上,是很難打動人的。
我們要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中國人對文化的自信,對世界的責任,讓中國文化能走向世界。
談夢想
來到天涯海角,沒有退路,這種堅韌不拔、克服一切困難,去創造、創新的精神,是我闖海那幾年最深刻的體會,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談海南
既然我曾經從這里走過,那么我和我的企業應該去回饋這片土地,我是抱著對海南文化的虔誠和對三亞這座城市的情感,甚至是一種責任來做千古情景區和節目的。
站在新的時間節點,海南新的大幕已經拉開,我也衷心期望海南未來會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張紅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