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海南30年30人| 作家曉劍:42部文學作品中過半是海南題材

            點擊進入專題

            海南日報版面截圖

              曉劍出版的42部文學作品中過半是海南題材:

              見證海南激情燃燒的歲月

              

              曉劍(左)接受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采訪。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陳望攝

            【椰視頻】海南作家曉劍:文藝之花鋪就30年闖海路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易帆

              核心提示

              “海南是我的第二故鄉。”知名作家、編劇曉劍與記者聊起30年的闖海路,如是說道。曉劍生在河北,長于北京,1969年插隊云南,后又回京。曉劍并非土生土長的海南作家,他1988年來到海南時,在文壇已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30年后,曉劍更愿意稱自己為“海南人”“海南作家”。

              1988年4月,曉劍第一次來到海南島,是應朋友的邀請來海南體驗建省辦經濟特區熱潮的,一下飛機,海南自然清新的城鄉風貌、海南人的樸實善良,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這也成了他與海南奇妙緣分的起點。

              有人認為,海南是文化荒漠。在曉劍看來,海南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各市縣的地域文化十分多彩,只是挖掘不夠。30年來,他用腳丈量海南的大地,創作關于海南文化題材的作品;他在行走中思考,為海南發展建言獻策……30年間,曉劍筆下,蘸滿了對這片熱土的深情。

              對于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的文化發展,曉劍的感觸很深:如今,海南文學創作正迎來百花齊放的新時代,出現了一批影響全國的海南作家,“文學海軍”成為繼“文學陜軍”、“文學湘軍”、“文學鄂軍”之后又一股不可忽視的地方文學力量。

            曉劍(右)主持時政訪談節目《公仆在線》。

              2004年,因口才出眾,曉劍受邀主持民生類訪談節目《老爸茶》,播出后反響不錯。曉劍也干得樂此不彼。他樂于用自己的聲音為海南的發展做些實在事,更慶幸自己能夠“發聲”。而后,曉劍又受邀主持時政類訪談節目《公仆在線》,當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曉劍在主持過程中,對海南生態建設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關注。

              曉劍。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陳望攝

              與海南結下不解之緣

              1988年4月的海口,給曉劍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古樸”:大部分的街道旁是低矮的平房,當時的海口國際金融大廈和海口賓館是為數不多的高層建筑,是當時海口的地標性建筑。位于中山路、博愛路一帶南洋風格的騎樓老街,經常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個嶄新的省會城市有一種‘小城風味’,讓人感覺舒服愜意,可以駐守心靈。”曉劍回憶道。

              那個時候的創業激情,讓曉劍頗有感觸。建省辦經濟特區初期,十萬人才闖海南,其中很多是來到海南創業的大學生。曉劍回憶,當時的三角池公園一帶,就是求職創業大學生的聚集地。他們在三角池公園的圍墻上粘貼留言、互換信息,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寬慰。夜幕降臨,甚至有大學生在那兒朗誦詩篇,大聲歌唱,抒發心中所想……

              這些年輕人心懷理想和一股不管不顧的闖勁,投身大特區建設的火熱生活,觸動了他的內心。盡管曉劍不久后返回北京,但未曾想到,正是這次經歷成為他與海南結下奇妙緣分的開始。1988年年底,朋友邀他一起到海南發展,開辦出版社,曉劍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再次來到海南,他和幾位作家朋友,以自行車為交通工具,用了近兩個月時間在海南鄉間騎行游走,這一次他更全面地領略了這里。曉劍回憶:當時昌江縣城大都是土路,在黎族村落中,多數是茅草屋,因天氣炎熱,人們大多光著腳。見到客人前來,黎族村民異常好客,捧來檳榔、摘來椰子。

              “其實一路上,我們所到村莊的村民都十分熱情,他們樸實且非常善良。”曉劍說,海南秀麗的自然風光,樸實熱情的民風,都與曉劍曾在云南當知青的經歷非常相似,這給一直以知青題材創作的曉劍產生了一股莫名的親切感,這也讓他找到了創作的“平實感”:不同于澎湃的激情,而是精心耕耘的收獲感。

              后來,由于一些因素,到海南來開辦出版社的初衷未能落實。曉劍選擇留在海南師范大學擔任學報編輯工作,盡管每月僅有200元的工資,但學報工作并不繁忙,這給了曉劍更多更自由的創作時間,他以平均每年出版兩本書的速度進行創作。到了1998年來到海南10年,他共出版了20本文學書籍。

              曉劍采風時與黎族兒童在一起。

              曉劍環島騎行采風到達石碌鐵礦。

              不斷挖掘海南本土題材

              有人稱曉劍為“步行作家”,他喜歡穿著T恤短褲和布鞋行走,觀察生活。30年間,曉劍走遍了海口的大街小巷,行走在海南的山水之間,挖掘整理海南文化題材創作。

              1992年,國內首部反映海南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復仇的女人》上映,引起轟動,創造了當時國產片的票房記錄,當時《羊城晚報》還刊發了長篇報道。該劇在海南本土拍攝而成,劇本正是由曉劍創作完成。

              劇本創作并非輕松,為了弄清“紅色娘子軍”產生的那片土壤到底是什么模樣,為了采集到更多的有關紅色娘子軍的真實故事,曉劍一頭扎進瓊海的田野鄉村,用大半個月時間走訪了數百位村民,穿破了一雙從北京帶來的黑幫平底布鞋。

              1993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5周年,當時反映海南本土文化的作品十分匱乏,財政上能拿出投放在文化方面的資金非常少。曉劍找到一個熱愛本土文化的老板贊助,策劃實施了《海南建省5周年文學叢書》,之后還策劃實施了《海南文學叢書》,使一些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海南作家得到了第一次出版圖書的機會,現在這批作家已經成為海南文學創作的中堅力量。

              到了海南不久,曉劍通過下鄉觀察,創作出了反映當時海南農村生活的8集電視劇《紅土情》劇本,該劇本獲得了海南省文體廳優秀劇本二等獎(一等獎空缺)。1990年代初,經過悉心觀察和冷靜反思,曉劍又編寫了反映10萬人才過海峽的電視劇《紅虎符》劇本,并聘請著名電影導演尹力執導。該劇登上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播出,結束了海南電視劇從未上央視黃金時間播出的歷史。曉劍還與著名作家韓少功合作編劇反映東方市抗戰題材的電視劇《感恩之地》,同樣登上央視屏幕。

              在海南將近30年時間,曉劍一直潛心創作,在他已經出版的42本文學作品中,大多數在海南創作完成,且有過半的作品是海南本土文化題材,例如國內首部以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為背景,正面描寫“海南熱”的長篇小說《海南大亨》;深刻剖析人性異變的緣由及社會浮躁的海南題材長篇小說《因愛而歸》;以文學的視角剖析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初期社會經濟發展存在的種種問題的作品《絕對陷阱》《幸福陷阱》等。這些作品在上世紀90年代在文壇中產生了一定影響,并讓更多讀者了解海南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開展“希望工程”,呼吁社會關注、幫助教育困難的兒童。團海南省委找到曉劍,希望他能出一部專題片。曉劍回憶,當時在環島中見到的許多山區兒童,因家庭貧困上不了學,令人無比痛心。他毫不猶豫接下了專題片總撰稿人的任務。在接下的幾個月里,他背著背包,裝著筆紙和水,再次騎著自行車到貧困的村落中采風創作,更深一步地了解貧困兒童的生活近況。很快,當時海南第一部希望工程專題片《火紅的太陽》播出,在社會引起巨大的反響,不少愛心人士向貧困兒童捐來善款。

              專題片播出后,不少媒體紛紛關注報道貧困兒童,團海南省委很快籌得了上百萬元的善款。這些善款全部用在了希望小學的建設上。曉劍告訴記者,當時建設一所希望小學要2萬元,上百萬元的善款,給海南的希望工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曉劍書柜一角。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陳望攝

              為海南發展建言獻策

              2004年,因口才出眾,曉劍受邀主持民生類訪談節目《老爸茶》,播出后反響不錯。曉劍也干得樂此不彼。他樂于用自己的聲音為海南的發展做些實在事,更慶幸自己能夠“發聲”。而后,曉劍又受邀主持時政類訪談節目《公仆在線》,當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曉劍在主持過程中,對海南生態建設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關注。

              對海南的生態建設發展,曉劍直言不諱,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對有關部門提出了尖銳的質疑。例如2007年,曉劍在節目中關注到了東方、陵水、樂東的地方海防林破壞嚴重的問題,并向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海防林監管的質疑。節目播出后,林業部門非常重視,加大了監管力度,破壞海防林的違法行為得到了遏制。曾在海口美舍河附近居住的曉劍,曾親眼目睹企業向美舍河排污的行為,在節目中,曉劍剖析問題,并向海口市環保部門提出,美舍河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曉劍談到,在海南經濟快速發展的30年間,部分市縣的部分區域生態遭到一定破壞。盡管海南為制止這樣的破壞,做了許多努力。例如,2007年,海南立法保護松濤水庫,對排污企業進行嚴厲處罰;對于海口火山口地質公園,海口市很早便有保護規劃,嚴禁破壞性開發;近年來,海口美舍河生態修復工程效果顯著……但海南仍有一些生態問題,需要全社會的保護。

              作為一名文化人,曉劍一直在為海南的生態保護呼吁、發聲。

              如今,已經從海南師范大學退休的曉劍,仍在繼續挖掘、整理創作海南歷史文化題材的文學作品。曉劍認為,自己對海南歷史文化的挖掘遠遠不夠,但通過文學作品來梳理歷史文化是他未來的創作方向,其中就包括對海南歷史文化的梳理。“會盡力做好這項工作,為創作出優秀的海南歷史文化文學作品貢獻綿薄之力。”曉劍說。

              曉劍寄語

              海南的文化發展沒有一蹴而就,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對于文學創作來說,我們能為海南做的事,就是不斷地挖掘創作海南本土題材。

              如今海南文化發展取得巨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文藝作品在全國獲獎,一批優秀文藝工作者在海南發光散熱,這都得益于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的發展,它值得我們為之努力。

              海南文化市場還要進一步繁榮,文藝人才之間的交流也應該更多,海南本土文化人的培養力度該更大些。

              (本報海口2月8日訊)(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曉劍提供)

            責任編輯:謝軍輝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時政

            權威報道一網打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鸭王1|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欧洲MV日韩MV国产|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好男人视频社区精品免费|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黄色免费观看| 日韩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洗澡|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国产人妖系列在线精品|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