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海南30年30人| 梅花獎獲得者符傳杰:走在瓊劇藝術的春天里

            點擊進入專題

            海南日報版面截圖

              梅花獎獲得者符傳杰的藝術生命與海南改革發展緊密相連:

              走在瓊劇藝術的春天里

              符傳杰(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馮程攝

            【椰視頻】梅花香自苦寒來 符傳杰的戲劇人生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核心提示

              “一代英豪獄中殞命/遺恨綿綿目難瞑/嘆世人/豈是生來貪成性/源頭已污水難清/朝廷昏暗源嘉靖/不問蒼生問鬼神!”

              聲聲唱腔聲聲血,忠臣遇害飲恨殞命,臺上“海瑞”悲愴跪地,涕淚肆流,臺下觀眾亦頻頻拭淚:“真是把海瑞演活了!”

              海南省瓊劇院演員符傳杰當得起這個評價。2015年,他正是憑著“海瑞”這個角色斬獲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將瓊劇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

              回憶20余年的從藝經歷,符傳杰無不感慨:“我的藝術生命早已與海南的改革發展緊密相連。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對海南萬事萬物而言都是一個新的開始,瓊劇藝術和瓊劇演員的春天也應運而生。”

              2015年,當沉甸甸的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獎杯被鄭重地交到符傳杰手上,他的眼眶濕潤了——這是海南瓊劇演員時隔8年后,再一次接過這座象征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榮譽的精美獎杯。在許多人看來,海南瓊劇又一次創造了“小劇種摘得大梅花”的喜人成績!

              符傳杰(右三)喜獲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

              “意外”走上瓊劇人生路

              30年前,就在一夜之間,整個瓊海市塔洋鎮都在討論同一個話題——中央批準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了!

              “建省”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但“經濟特區”是什么,塔洋鎮人還不太了解。老人們這樣分析:“總之是好事,特區、特區,證明中央對我們另眼相看啊!”

              那是1988年,生長在這座小鎮的符傳杰剛滿13歲。下課鈴一響,他就挎著書包從學校小跑回家:“嗬!電視里也全是在說這件事的!”他凝神看著“慶祝海南省成立”的巨大橫幅,聽著那人潮推著人潮大聲歡呼,心里也莫名騰起了一陣喜悅:“我們海南,從此是個‘省’了!”

              頭幾年,“十萬人才下海南”的熱潮并沒有涌向塔洋,甚至沒有波及瓊海。符傳杰說:“內地來的人大多留在海口,我們照舊過著自己的生活。不過,倒是有越來越多港臺歌曲、電影從各個渠道傳到鎮上,很受青年人喜愛。我每個周末去鎮上補課,都悄悄把飯錢存下來,從音像店里買磁帶回家聽。”

              就是這些磁帶,冥冥中牽起了符傳杰與瓊劇的不解之緣。

              1993年,海南藝術學校(現海南省文化藝術學校)到瓊海招生,給出的條件很有誘惑力——既不用交多學費,又能把戶口遷到海口,畢業了還管分配工作。符傳杰的朋友躍躍欲試,拉著他同去給自己壯膽。

              “我本來沒有報考。父親盼著我考高中、考大學,以后回鄉開個診所當醫生。”聊起當年,符傳杰也覺得有趣,“誰知,那天是招生最后一天,參加面試的人很少,面試老師見我閑著,就勸我也試上一試。”

              有點聲樂底子的他倒也不怯場,張口就一曲流行歌曲《長江之歌》,面試老師們竟然聽得意猶未盡:“你還能唱段瓊劇嗎?”

              瓊劇?符傳杰沒唱過,但那又有何難?海南農村里,每逢年節、婚喪嫁娶,決不能漏掉的一環就是瓊劇。大戲上演頭兩天,村里人就開始伸長了脖子盼著。符傳杰的爺爺因為做得一手好菜,常被指定給外來的瓊劇團做飯。炒什么菜、配什么湯,都得經過好一番設計,演員們吃飽喝足離開了,爺爺還有好幾日可以說道:“那天,從瓊劇團來的‘角兒’就是我家招待的哩!”

              他有樣學樣,也來了一段兒。面試老師當即拍板:“過十幾天,到省城來參加復試!”

              這下符傳杰犯了愁,該怎么跟父親解釋?他沒預料到,父親卻沒有他這么糾結,先去問了學校里的聲樂老師,回來就把趕考的路費塞給他:“老師說了,你去學戲,是傳承海南優秀傳統文化。只要是對社會有用的事,你就盡力去做!”

              陰差陽錯,17歲的符傳杰穿著短褲,懵懵懂懂地坐上了去海口的汽車,也由此懵懵懂懂地開啟了新的人生。

              符傳杰在《打金枝》里扮演郭曖。

              在“獅子樓”跑趟龍套

              省城畢竟是省城,符傳杰一下車就迷了路。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啊!各種口音嘈嘈雜雜,墻上刷滿了求職廣告,工地里沒日沒夜地打著樁。街頭巷尾做什么營生的都有,藝校門口那對賣快餐的外地夫婦賺得缽滿盆滿。

              瓊劇藝術也因為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而“升了格”。藝校的老師們說,從前,海南藝術學校還叫“廣東海南藝術學校”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派學生去廣東參加匯演。與粵劇、潮劇、漢劇同臺演出時,瓊劇因語言差異較大等原因,并不很受廣東觀眾喜愛和重視。現在,瓊劇能夠獨立代表一個省的戲劇水平了,怎不叫人歡欣鼓舞?

              但是,符傳杰并不覺得歡喜,因為學戲實在太苦了,他又是“半路出家”,要比別人承受更多壓力。剛入校時,他的專業成績總是排在倒數,成年男子的骨骼經絡已基本成型,每次壓腿都疼得大汗淋漓,嚴重時“腿上的筋都是黑的”。

              “想放棄,又覺得沒臉回家,咬著牙硬是挺了過來。”符傳杰說,當時唯一覺得有趣的,就是周末的“放風行動”,最喜歡去的就是海南省委、省政府所在的那條街,“每次路過看到那兩塊牌匾,就覺得特別自豪。”

              第二個最受藝校學生歡迎的去處,就是位于今國賓酒店旁的“獅子樓大酒店”了。大家愛去“獅子樓”,不僅因為那里的飯食好吃,更是因為“獅子樓”創始人雷獻強開了中國首家企業辦京劇團的先河,讓大家可以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國粹京劇。

              據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的資料,常年在“獅子樓”演出的“海南獅子樓京劇團”是中國第一個由政府指導、企業創辦的京劇團。它的創立填補了海南沒有京劇的歷史空白,滿足了“闖海人”對京劇藝術的需求,初創的兩年多時間里演出800多場,觀眾達100萬人次!

              “我們看戲不止圖個熱鬧,還會琢磨京劇演員的唱腔、臺步、裝扮等等。”符傳杰和同學們還常在劇團演出間歇“溜”進后臺,看看京劇演員怎么上妝,摸摸華美的京劇服飾,幻想著自己也有一天能從這個后臺走出去,在一片叫好聲中粉墨登場。

              何其幸運!年輕的海南孕育著無限可能,這群年輕人的幻想很快成了現實。一次,京劇團演出人手不夠,向藝校請求學生增援,而符傳杰此時已從“倒數”躍居“順數”,得以被安排去跑這通龍套。他說:“沒有臺詞,那又如何?這可是‘獅子樓’!能在舞臺上跑一通,感覺已經非常好了!”

              其實,此時的瓊劇在中國戲劇版圖里,早已不僅僅是個“龍套”。

              1991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沒多久,海南省瓊劇院就應文化部和中國戲劇家協會邀請,帶著富有地方傳奇色彩的劇目《青梅記》和一臺折子戲赴京演出。《光明日報》《北京日報》《中國文化報》等中央和北京的媒體,爭相在顯著位置刊發這條消息,海南瓊劇演員和瓊劇愛好者無不奔走相告。

              從那以后,瓊劇大步向前,腳步遍及北京、廣東、福建、香港,乃至泰國、北美、新加坡、馬來西亞……這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伴著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的春潮,重煥生機!

              小劇種摘得了大梅花

              符傳杰攀登藝術高峰的腳步亦沒有停止。

              從藝校畢業后,他被分配到海南省瓊劇院,十幾年間從配角演到主角,個中辛苦難以言說——演《唐伯虎點秋香》時,他需要在臺上寫一首藏頭詩,這讓沒練過毛筆字的他急得騎著單車四處求學,沒日沒夜的練習后竟用一幅好字博得了滿堂喝彩;演恩師梁家梁的代表作《七品芝麻官》時,演慣了小生的他要反串演丑角,練習夸張的動作和走位讓他一個月瘦了十幾斤。

              新編歷史瓊劇《海瑞》也是他的反串劇目。海瑞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是實打實的老生角色。為了塑造好對他而言全新的人物形象,符傳杰起初先是對著影像帶摸索練習,后來又在該劇導演石玉昆的引薦下拜京劇麒派傳承人周公瑾為師,從最簡單的臺步做派開始,每日進行須生步、劃步、碎步、身段、水袖、髯口等專業系統訓練。

              “光是‘捋髯’這個動作,我練了至少兩個禮拜,加上手指力度練習等等,足足練了好幾個月。”說起“化身”海瑞的一幕幕,符傳杰記憶猶新。那時的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向中國戲劇表演的巔峰靠近——

              2015年5月,《海瑞》登上了第27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的競演舞臺。演出時,符傳杰的演出不僅得到了大賽評委的認可和廣東觀眾的歡迎,還有600多名在廣東工作、定居的海南鄉親冒著大雨到場為他助威。

              當沉甸甸的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獎杯被鄭重地交到符傳杰手上,他的眼眶濕潤了——這是海南瓊劇演員時隔8年后,再一次接過這座象征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榮譽的精美獎杯。在許多人看來,海南瓊劇又一次創造了“小劇種摘得大梅花”的喜人成績!

              但是,對符傳杰而言,瓊劇并不是一個“小劇種”。雖然由于多種原因,近代以來,瓊劇在一段時期內處于中國戲劇的邊緣地帶,可早在清道光十五年,瓊劇“瓊城梨園班”就有上百名藝人受邀到越南西貢演出,使瓊劇成為我國最早走出國門的劇種之一。

              除了活躍在海南省內,瓊劇還流布廣東雷州半島、廣西合浦一帶,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至今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仍有一些瓊劇班社在活動,瓊劇文化仍然是傳遞海南鄉音、鄉情的最佳載體之一。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的30年間,瓊劇演員兩度奪得梅花獎,更是掀起了瓊劇藝術發展的新高潮。

              “我們趕上了新時代,更應該有新作為。”如今,頂著梅花獎光環的符傳杰,還過著“宿舍—劇團—舞臺”三點一線的生活,排演新的劇目、參加表演競演、下鄉惠民演出、培養青年演員……如他所說:“我仍在為瓊劇藝術奮斗著,這一點,到老也不會變。”(本報海口2月5日訊)

              1月17日,符傳杰(右)在指導演員排練。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劉洋攝

              傳杰寄語

              我視瓊劇為一生追求的事業,立志要用有限的時間、精力乃至生命,將瓊劇藝術無限地向全國、全世界推廣。

              30年前,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令瓊劇藝術重煥新生。30年后,“而立之年”的海南站上了新的起點,我相信,這也將是瓊劇藝術的又一個春天。

              我們這一代瓊劇人終究會老去,但新一代瓊劇人正在成長。梅花獎的光芒在海南永遠不會暗淡。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符傳杰提供)

            責任編輯:謝軍輝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社會

            社會民生包羅萬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91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2021国产精品露脸在线|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91成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碍| 国产精品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