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海洋與漁業廳負責人談如何做大做強海洋經濟——
創建海洋經濟示范區 推動“智慧海洋”建設
“今年,海南將在進一步優化海域資源配置、積極抓好海島保護和開發工作的同時,著重推動海洋經濟示范區創建、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以及全省‘智慧海洋’建設。”日前,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張軍在談到我省如何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建設“最好最美海南”時表示。
海南作為海洋大省,加快向海洋強省轉變,是扛起建設海洋強國的應有擔當,更是全省凝心聚力、為之奮斗的目標——研墨海洋經濟繪就“最好最美海南”,在我國發展畫卷中潑墨一筆獨特的“海南藍”。
繪就這筆“海南藍”,關鍵是要“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海洋經濟”。“今年,我們將重點組織有關市縣和園區申報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在全國計劃布點的15個海洋經濟示范區中,海南力保創建1個示范區,力爭創建2個示范區。”張軍說,我省將推動海口、三亞申報中央財政支持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獎勵資金,在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海水淡化3個產業中選擇1—2個基礎好、特色突出的重點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向海洋強省進發,我省的海洋經濟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和科技引領。“在海水淡化產業初現雛形的基礎上,今年我省將加快實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或建立示范區,并推進設立‘海南省海水淡化產業推進中心’。”張軍說,海南還將下大力氣提升海洋信息感知、傳輸和處理能力,打造南海智慧海洋先導示范工程;爭取國家重大海洋科技計劃項目落戶海南,建設國家級研發平臺,打造海洋創新科技高地;依托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南海海洋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著力在海洋信息、海洋生態、海洋漁業、深海科學等領域進行科研攻關等,以推進全省“智慧海洋”建設。
繪就這筆“海南藍”,更需分外濃郁的海洋底色。“今年,我們將把海岸帶檢查整治區域擴大至海岸帶的海域部分,實施最嚴格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海洋生態損害賠償機制。”張軍表示。
(本報海口3月12日訊)
2016年
增長11.9%
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高4.4個百分點
我省海洋經濟
生產總值1143億元
2017年
在全國計劃布點的15個海洋經濟示范區中
海南力保創建1個示范區
力爭創建2個示范區
海洋產值占全省的GDP比重高達28.4%
推進全省“智慧海洋”建設
將加快實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或建立示范區,并推進設立“海南省海水淡化產業推進中心”
爭取國家重大海洋科技計劃項目落戶海南,建設國家級研發平臺,打造海洋創新科技高地
制圖/陳海冰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