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草案中的“海南智慧”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 陳蔚林
先后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三次上網征求公眾意見,收集到15503人次提出的70227條意見;草案從186條增加到210條……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關乎每個民事主體的切身利益,自起草時起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
這樁民法典編纂的開篇之作和奠基引路之舉,自然也吸聚了海南百姓的關切與智慧。
記者從海南團今天召開的全體會議上獲悉,一直以來,我省積極參與配合全國人大制定民法總則草案工作。在全國人大法工委多次征求意見的過程中,海南省人大每一次都召集社會各界人士召開座談會,認真研讀討論法律條款,并積極提出意見建議和修改理由。
特別是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四川省就制定民法總則進行調研并召開座談會時,海南省人大分管立法的領導帶隊參會,并向會議提交了相關材料,其中“關于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特別法人地位的建議意見”被全國人大法工委采納。
今年1月,全國人大法工委貫徹落實全國人大民法總則草案研讀學習專題會在北京召開,代表海南前去參加學習的同志返瓊后,也立即向住瓊全國人大代表傳達了會議精神。代表們集中研讀討論民法總則草案,形成了兩條意見建議。其中,對第六條中的“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作進一步補充和完善的建議意見被全國人大法工委采納。(本報北京3月10日電)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