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中央媒體關注海南改革發展
劉賜貴代表回應脫貧攻堅、全域旅游等熱點話題
海南日報海口3月8日訊(記者 陳彬)我省的改革發展引起中央媒體的高度關注。在3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海南團開放日上,圍繞脫貧攻堅、全域旅游、海洋強省等熱點話題,《人民日報》等多家中央媒體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長劉賜貴,并于今日刊登了相關報道。
《人民日報》在題為《守好綠水青山 加快脫貧攻堅》的報道中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如何將這些理念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這是3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海南團開放日上,海南的代表們熱議的重點。
“一方面,我們圍繞全省‘多規合一’劃定最嚴格的生態紅線,全省陸域劃入生態紅線范圍占陸域面積的33.6%。踩踏紅線的,將面臨最嚴追責。”劉賜貴說,“另一方面,海南在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過程中,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突出脫貧攻堅重點,點線面結合發展全域旅游,加強百個產業小鎮千個美麗鄉村建設,今年將重點建設大眾風情小鎮旅游項目17個,鄉村旅游項目40個,總投資近千億元,讓海南成為全國人民休閑度假的更好去處,同時也帶動更多本地鄉親走向小康。”
在《農民日報》的報道中,劉賜貴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全域旅游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對海南來說,全域旅游是國際旅游島戰略的深化與拓展。在需求日益增加的情況下,海南如何面對和適應不同的消費群體?這就要求在旅游產品的布局上,也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記者提出的全域旅游問題,劉賜貴強調,“在全域旅游的發展中,海南必須牢牢守住生態這條底線,未來海南的生態只能變好,不能變差。”》》》點擊查看相關新聞
發展“海洋經濟”,同樣也是海南代表團開放日當中的高頻詞。劉賜貴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就海南采取哪些措施打造海洋強省的提問時表示,海南將以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為依托,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引入市場化運作推進海域資源配置,推進傳統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藍色經濟”。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