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特派記者張譙星 羅霞 金昌波
每年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都適逢全國兩會會期,而婦幼工作一直是政協委員們長期關注的重點議題。今年,住瓊全國政協委員連介德建議,抓緊做好全面兩孩政策的落實工作,盡快提高婦幼保健服務能力,推動我國婦幼保健工作健康發展。
現狀
人員編制不足管控環節薄弱
近年來,我國婦幼健康事業取得顯著成效,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連介德介紹,目前,我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婦幼健康法律法規體系,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婦幼健康服務網絡,推動了婦幼健康服務均等化建設,婦女兒童重大健康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婦幼保健能力不足等問題,仍比較突出。”連介德說,當前,人員編制不足、工資支出難以保證、人員收入與其他醫療機構相比差距較大等問題仍比較突出。
連介德對此作了深入調研。他舉例說,我省東方市婦幼保健院,目前包括院長在內,只有4名執業醫師,如果嚴格按照執業醫師法,連正常上班(值班)的醫生都不夠。“很多婦幼保健機構無法吸引高素質醫生,甚至連普通醫師都不愿意來工作。”
此外,婦幼衛生網絡差、機構建設能力弱、婦幼健康狀況管控存薄弱環節等都制約著我國婦幼保健工作的健康發展。
建議
加強人才培養進行全額撥款
“為了切實保障婦女兒童健康權益,必須盡快完善婦幼保健服務體系建設。”連介德建議,在全面兩孩政策的背景下,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支持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和醫療衛生機構的兒科、婦產科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當前應著重加大兒科、婦產科人才培養,進一步加強基層婦幼保健院的兒科、婦產科建設,選強配齊執業醫師。
連介德認為,婦幼保健院的主要職能是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婦幼保健院應該被定位為公共衛生服務機構。他建議,重新組織對婦幼保健系統的調研、評估,在此基礎上對婦幼保健系統的功能、人員重新進行定位。
“婦幼保健機構應該享受全額撥款待遇。”連介德說,婦幼保健機構應定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性質,由當地財政將工資及基礎性績效按月發放到工作人員賬戶中。政府財政不再負擔獎勵性績效,由婦幼保健機構承擔。
有了財政支持,收入分配和醫療設備配備就可以得到有效改善。連介德表示,應創造條件為邊遠及貧困地區基層婦幼保健院配備足夠的相應醫療設備,使其能夠較好地開展業務工作。婦幼保健機構也應該進一步拓展思路,實行分配雙軌制,進一步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促進臨床與保健相結合,促進婦幼保健事業的良性發展。
(海南日報北京3月7日電)
責任編輯:甘晨卉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