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接受南海網全國兩會特派記者采訪,劉省長熱情回應南海網網友給他寫信一事。(南海網特派記者 秦彥 攝)
【相關新聞】
南海網北京3月6日消息(南海網特派記者 劉麥)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3月6日上午接受南海網全國兩會特派記者采訪,劉省長熱情回應南海網網友給他寫信一事,他表示十分贊同網友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已經將信轉交相關海洋工作部門。劉賜貴特別提出,在海洋強國建設上,要加強國際合作,以“藍色經濟”為紐帶,帶動區域合作,將南海建設成為一個合作之海、友誼之海、和平之海、發展之海。
全國兩會前夕,南海網網友“張界”致信省長劉賜貴。“張界”說,他雖然不是海南人,但海南已是他的第二故鄉,非常關注海南的發展。他在信中建議,希望能盡快制定海南海洋強省的路線圖,建議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海南要充分利用國家“南大門”的地理優勢,建設對外海上通道;二是轉變海洋經濟布局,從發展傳統漁業轉向發展海上油氣田等;三是將旅游產業延伸到省內其他大小島嶼;四是解決高科技海洋產業增加值占海洋GDP比重少的問題。
劉賜貴對給他寫信的網友表示感謝。他表示,網友提出的問題很多都是建設海洋強國很重要的方面,但有些問題還要繼續深化研究。他十分贊同網友提出的要加大南海油氣業發展力度的建議。他說,已經將網友的來信轉交相關海洋工作部門。劉賜貴說,海南是海洋強國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今后的一個時期,海南要著力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做好海洋經濟這篇文章。首先,要提升海洋經濟總量。海洋經濟總量是海洋強省的重要指標。雖然海南海洋經濟總量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在全國來說不算低,但作為一個擁有遼闊海域的海洋大省來說還遠遠不夠。其次,油氣將是今后發展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要加大發展力度。此外,還要加強海洋區域的勘探和開發利用;要進一步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生物醫藥制造業;做大做強港口運輸、臨海臨港產業;要完善三沙基礎設施,提升旅游品質,進一步加強海洋旅游的開發建設。
劉賜貴強調,在海洋強國方面要加強以生態為基礎的海洋綜合管理,加強海洋資源保護;加強海洋監測預警,建立防災減災的綜合防范體系;提升海洋科技水平,支持海洋新興產業發展,鼓勵科技型企業來海南發展;增強全省人民的海洋意識,凝聚全省文明智慧,調動全省人民積極性共同建設海洋強省。他還特別強調,建設海洋強國要加強國際合作,南海要建設成為一個合作之海、友誼之海、和平之海、發展之海。要抓住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契機,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以藍色經濟為紐帶,帶動區域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
【相關新聞】劉賜貴:中國80%進出口貨物過南海 應建保障基地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董冠洋)新任海南省省長劉賜貴6日在北京表示,中國80%的進出口貨物通過南海水道,海南可建成南海的保障基地、服務基地。
劉賜貴是在全國兩會海南團開放日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海南處于“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點,其管轄的南海海域是中國與東南亞海上交往之門。
“在這個區域中建立保障基地和服務基地,是海上絲綢之路很重要的內容”,劉賜貴指出,海南要以藍色經濟為紐帶,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特別是南海各國的合作,促進經濟貿易往來,建成貿易、物流的樞紐中心。
劉賜貴介紹,今年將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分論壇,啟動與東盟國家的合作,“我覺得這也是今后開啟與南海周邊國家、東南亞國家、東盟國家合作的一個實質性開端”。
劉賜貴指出,南海也是一個災害頻發的地區,因此海南在防災減災、海洋預報監測方面也大有可為。劉賜貴強調,“海南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過程中將會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責任編輯:甘晨卉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