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習主席署名文章看大國外交 | 走近馬來舞獅少年,感受“切水不斷”世代情誼

              “中國同馬來西亞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鄰邦。海上絲綢之路見證了兩國跨越千年的友好交往,‘切水不斷’的世代情誼隨著歷史演進愈益深厚。”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對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習近平主席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星報》、《陽光日報》發表題為《讓中馬友誼之船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的署名文章中寫道。

              舞獅,一個觀察中馬兩國友好情誼的文化窗口。

              傍晚時分,雨后的吉隆坡增添了幾分涼爽。馬來亞大學學生活動中心門前的廣場上,馬大醒獅團正在進行日常訓練。鑼鼓歡騰,幾只“小獅子”踩著節拍舞動起來,時而騰空跳躍,時而搖頭擺尾……盡管拿的是訓練用的藤制獅頭,但這些10歲左右的小學員們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有點‘獅模獅樣’的感覺了。”在場邊觀摩訓練的馬大醒獅團總教練劉佳峰說,“這股精氣神很重要。”

              馬來亞大學學生活動中心門前的廣場上,馬大醒獅團的團員們正在進行日常訓練 本報記者 楊一 攝

              在馬來西亞,舞獅也稱作“醒獅”。馬大醒獅團成立于2007年,經過近20年發展,已從一個學生社團成長為傳授舞獅技藝、傳承中華文化的社會團體,目前在馬來西亞全國有團員500余人,其中小學生有430人。“好苗子應該從小培養。”劉佳峰說,“越來越多的華人家長主動把孩子送來上課,不僅讓孩子鍛煉身體,也希望讓中華文化代代相傳。”

              在馬來西亞旅游部組織的新春大團拜上,馬大醒獅團的舞獅表演廣受歡迎。 馬大醒獅團 供圖

              馬來西亞舞獅與中國舞獅同根同源,與中國“南獅”風格更接近,沿襲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許多內容。隨著華人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并生根發芽的舞獅文化,與當地的文化和民俗相互融合,漸漸產生了本土特色。近年來,舞獅在馬來西亞社會不斷“破圈”。

              “五彩或七彩獅頭,這是劉備,象征仁德;紅色獅頭配黑色胡須,這是關羽,象征忠義;黑色獅頭代表張飛,象征勇猛。”在馬大醒獅團倉庫,劉佳峰指著貨架上各色獅頭,挨個向記者講解其所對應的《三國演義》人物角色。

              馬大醒獅團倉庫,劉佳峰向記者介紹獅頭含義。 本報記者 宦翔 攝

              鼓點雷動,獅頭昂起,獅尾搖擺,躍動的醒獅舞動著中馬兩國共同的文化記憶,承載著兩國悠遠的歷史對話與人文共鳴。

              2024年6月,中馬兩國同意聯合申請將“舞獅”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雙方贊許“舞獅”成為兩國共享的歷史文化,將共同保護該文化遺產。

              “舞獅深受馬來西亞和中國民眾喜愛,具有很深的社會基礎,代表了華人剛健勇敢、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馬來西亞政府舞獅聯合國申遺組委會顧問、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吳恒燦向記者介紹,馬中雙方已于今年3月向聯合國方面提交了申遺材料,“我們期待著好消息。”他表示,從雙方聯合提名的“送王船”申遺成功,到此次攜手將“舞獅”申遺,這是兩國不斷深化人文交流合作的生動例證。“希望通過聯合申遺,共同把中華文化的瑰寶保護好,為世界文化多樣性盡一份力。”

              互學互鑒、相知相親、人文相通。舞獅不僅是一項藝術表演,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奮進不屈、勇往直前的舞獅精神,深深融入熱愛舞獅的中馬人民心中。

              “世界是包容多元的。作為華人,我們有責任把舞獅傳承好,讓中華文化更加精彩。希望通過這扇窗口,讓世界對中華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劉佳峰說。

              策劃:田俊榮、馬小寧

              統籌:楊學博、陳振凱、管克江

              協調:李 翔、梁昌杰、林小溪、徐杭燕

              文字:宦 翔、楊 一

              海報:呂 航、潘江濤

              編輯:鄭曉宇

              校對:朱利

            原標題:從習主席署名文章看大國外交 | 走近馬來舞獅少年,感受“切水不斷”世代情誼

            責任編輯:陳倩柔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蜜臀|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 www.99精品|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日韩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含羞草|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精品大臿蕉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国产精品久久新婚兰兰| 羞羞麻豆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91手机看片国产福利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4| 无码日本精品XXXXXXXXX|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