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海南,思想激蕩著熱浪,中外嘉賓相聚于博鰲亞洲論壇年會。
跨越山海而來的新朋老友,有高級政府官員,有知名專家學者,也有跨國企業高管。
“瓊港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圍繞五大領域深化合作”“明年可在海南生產綠氫”“計劃在海南陵水落地零碳物流園區”“海南可探索氫氨醇等清潔能源出口貿易”……大咖云集,對于正在加快建設的海南自貿港來說,增添的是人氣、財氣,談論交流間釋放出的更是合作共贏強烈信號。
眾多企業何以頻頻“加倉”海南?
答案,或許就藏在這片熱帶島嶼優渥的自然資源,以及那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和日益凸顯的區位優勢之中。海南,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腹地經濟,疊加自貿港政策等優勢,產業基礎不斷夯實,是投資創業的上佳之地。
加之,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在此背景下,自貿建設如同一股強勁的東風,為海南的發展插上了翅膀。稅收優惠、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政策磁力不斷增強,吸引國內外企業關注并落地海南,讓一批批項目如同春日播撒的種子,競相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
當然,吸引企業“加倉”海南的,遠不止這些硬實力。海南的軟實力,同樣不容小覷。熱情好客、文化多元融合,是不少人對海南的印象。這里既有傳統特色的地方文化,也有現代的時尚元素和國際化的生活方式。而這種獨特的文化氛圍,也為企業在海南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滋養和廣闊的市場空間。
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來,海南都在致力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轉變政府職能上下功夫,力求為企業提供精細化服務,從項目審批到落地實施,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跟進,這種“店小二”式的貼心服務,高效、便捷的服務環境,也是讓企業紛紛選擇“加倉”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如今,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深入推進,海南正在成為全球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無論是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還是高新技術產業,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而企業的紛紛入駐,不僅是對海南努力的認可,更是對海南未來發展的期許,也將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時代的浪潮始終奔涌向前。對于布局海南,企業心懷期待、充滿信心,而海南需要做的,則是讓更多投資者相信并選擇海南。(南海時評評論員 陳昌賢)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