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飛在三亞專題調研海洋經濟發展時強調
持續優化體制機制 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打造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海洋產業體系
海南日報三亞2月20日電(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李磊)2月20日,省委書記馮飛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調研海洋經濟發展情況,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共同謀劃推動海南“向海圖強”。
馮飛分別來到南山港公共科考碼頭、深海智能裝備產業創新平臺、上海交通大學深部生命國際研究中心、三亞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大隆E智谷等地,登船觀看無人裝備智能協同演示,調研深遠海無人裝備產業聯盟運行、深海生物制造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情況。他強調,要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應用拓展、產業集聚、人才匯聚的產業生態。馮飛還來到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深海)、南海地質科技創新基地等地,了解“以場帶產、深海智造”市場化運營等情況,指出要加快推進“智慧海洋”建設,迅速形成自主創新能力,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上,田靜、蔣興偉、丁抗等8名院士和專家分別從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深化海洋科技創新、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馮飛聽取大家發言后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做好“向海圖強”這篇大文章的信心和決心,充分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政策、應用場景和獨特區位疊加優勢,加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打造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海洋產業體系,向海洋要生產力、求新增長點。要以需求為牽引推動科技創新,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應用場景,科學統籌好各類海洋項目,搭建面向所有創新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開放式科創平臺,通過科研平臺共享推動共性技術研發,搶占深海科技創新制高點。要在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上取得新突破,推進資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提升智能共享制造能力,持續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要加強對“向海圖強”的頂層設計,強化統籌協調,健全體制機制,完善人才、資金等支持政策,為落地海南的各類科研院所和企業提供全周期全鏈條服務,充分調動各類創新人才積極性,吸引更多優勢資源集聚海南。
省領導巴特爾、倪強、王祺揚、謝京參加調研。
記者:李磊
攝影:封爍
責任編輯:韋曉凡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