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丹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提升信息化條件下文化領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文化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亦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伴隨數字技術的迭代更新和集群發展,數智技術正加速向文化領域滲透、擴散與延伸,有力推動文化治理模式與方法手段的革新轉變。這一變革不僅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亦為文化治理效能水平提升帶來了新的動能。
數智賦能深耕文化治理政策創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強調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這對有效提升文化政策創新質量、提升文化資源配置效率、推進高層級制度型開放、放大文化治理產出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要求。在此探索中,數智技術能為政府決策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推動政策創新與調適更加符合社會發展實際需要,更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借助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加精準地識別不同群體的文化偏好、捕捉和理解文化需求趨勢、預測未來文化發展方向,推動文化政策創新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對文化市場的動態進行實時監控和預測,為文化政策的制定調整提供數據支持,提升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可以借助云計算平臺存儲海量的文化數據、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分析,依托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和管理文化資源的使用情況、準確掌握文化資源的現狀需求,推動政策創新更具科學性、合理性,推進文化產業的繁榮和發展。此外,數字化平臺建設不僅能增強政策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使公眾更加清晰便捷了解政策內容和實施情況;亦可提供多元互動交流平臺,激發公眾參與政策制定實施的動力活力,推進文化政策制定更加民主高效。
數智賦能拓寬公共文化服務邊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要“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推進公共文化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分置改革”。以數智賦能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既是保障人民文化權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又是補齊文化發展短板、推動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基于大數據分析,不僅可以深入研究分析公眾的文化消費習慣,更好地了解公眾的需求偏好,提供更加符合他們興趣需要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個性化定制和精準化推送,提高服務的滿意度和利用率。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和智能監控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公共文化服務的運行狀況,通過分析不同地區、不同群體的文化服務需求和供給情況,迅速識別資源短缺或過剩區域,優化服務資源配置和覆蓋范圍,有效處理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內存在的資源分配不均衡、服務覆蓋范圍不全面等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提升服務效能與品質。借助云計算所提供的強大計算能力,可以構建虛擬的文化體驗空間,提供數智演藝、虛擬展覽、云上旅游、云端音樂會等文化服務,文化遺產、自然景觀、民俗表演、藝術展覽等得以跨越時空限制實現虛擬再現,助力突破傳統文化公共服務形態瓶頸、拓展生長空間,亦可助力公眾在參與文化服務進行多維互動、虛擬交往和實時反饋,在增強文化公共服務的體驗感和沉浸感,構建“以需定供”的“分眾化”“菜單式”文化服務供給體系,打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數智賦能文化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數字技術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不但推動了傳統文化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還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以新質生產力助推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智能推薦系統通過分析用戶的瀏覽歷史、購買記錄和互動反饋,不斷優化推薦算法,確保推薦內容的個性化和精準度,助力文化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更有效觸達目標受眾,提高市場競爭力。伴隨人工智能、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前沿技術的廣泛應用,創作者能夠借助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智能算法等技術生成創意內容,進行自動化編輯和后期處理,使文化產品的創作過程更加高效。依托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地追蹤和驗證作品的原創性和版權歸屬,減少版權糾紛和侵權行為;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特性亦可使得交易過程更加透明可信,為創作者和投資者提供更加公平安全的市場環境,進而有效提高版權交易效率。此外,數字技術的應用還促進了文化產業的國際化發展,使得文化產品和服務能夠跨越國界,觸及全球受眾,助力文化產業的全球化布局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數智賦能文化資源優化配置。建立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資源配置機制,促進公共文化資源高度統籌、高效循環和精準使用,是推動文化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組成。文化機構一方面可利用云計算平臺的強大功能,實現跨越不同區域、不同部門的資源共享與優化配置,打破信息孤島的壁壘,實現文化數據的互聯互通,構建起多維主體聯動、文化要素涌動的庫存管理體系;另一方面能夠借助云計算平臺的彈性計算能力,對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和智能推薦,提升文化資源使用效率。數智技術的創新應用,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為保護、活化、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打開了更多想象空間。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全景三維建模等技術,能夠將古老的文物、經典的文獻、傳統的藝術形式等進行高精度的保存與再現,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煥發新的活力,有效推進數字文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和雙向奔赴。
(作者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本文為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1YJC710074、2024年海南省“馬工程”專項課題重點項目2024HNMGC01階段性成果)
原標題:數智賦能文化治理能力現代化
責任編輯:周玉敏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