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強調,要建設產業聚焦、區域協調的自由貿易港。近年來,我省經濟轉型成效顯著,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在全省上下形成廣泛共識。但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海南的產業基礎還較薄弱,經濟體量不夠大、競爭力不夠強、創新動能不夠充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市縣發展四大主導產業不夠聚焦、點多面廣,重點發展產業過多,產業和政策研究不夠透徹,產業發展方向找得不夠精準,缺乏支柱產業。鑒于此,提出以下建議。
厘清比較優勢。各市縣應當圍繞自貿港建設大局和四大主導產業,找準自身功能定位,厘清真正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以儋州市為例,一方面,當地具備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深水良港等比較優勢,以及發展石化新材料、糧油和高端食品加工的產業基礎;也具有適合發展離岸數據加工業務的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政策優勢,產業數據集聚、應用場景齊全、能源保障有力等有利條件,以及低碳綠色高等級智算中心、大數據緩存節點和開放算力研究院等產業基礎。但另一方面也有比較劣勢,雖有洋浦深水良港,但海運也受進出島物流成本較高、通行效率較低等短板制約。
選準支柱產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和“硬支撐”。各市縣選準真正適合自身特點的細分行業作為支柱產業聚焦深耕,明晰支柱產業發展具體有效路徑,洞察支柱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緊盯支柱產業龍頭企業上門精準招商,促進招商引資提速提質增效。重點引進和培育海南自貿港政策適用性強、增加值率高、技術含量高、產業鏈短、環境負荷低、物流成本占比低的先進制造業,以及對土地和地理位置的依賴程度較低、不需要強大物流和巨大港口配套的數字貿易、數字大健康、數字創意設計、跨境電商、離岸貿易、航空中轉、現代航運、教育等服務貿易行業。
支持儋州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助力海南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打造海南高質量發展“第三極”,應支持儋州發展三大支柱產業。
一是大力發展石化新材料產業。支持儋州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的產業集群,推動石化新材料產業產值2030年前達到2000億元、2035年前達到3000億元。該產業集群以煉化一體化產業為基礎,利用境外低碳原料和原油加工利用相結合,并向下游深加工生產高性能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及彈性體、功能性膜材料、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等。
二是全力推進精品油脂、優質動植物蛋白、高端功能性食品等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充分利用國家儲備糧油由企業負責輪換成本較低的特點,支持儋州在倉儲、加工、貿易、物流等方面開展以商招商,與中儲糧、中糧、京糧等龍頭企業、國內外糧油、食品相關行業商協會緊密合作,引進更多國內外知名行業龍頭企業入駐儋州洋浦,推動糧油、高端食品加工產業產值2030年前達到800億元、2035年前達到1500億元。
三是著力發展離岸數據加工業務。支持儋州發展境外數據“來數加工”業務、“兩頭在外”的離岸數據服務外包產業。對接DEPA、CPTPP等國際經貿規則,推進數字保稅、數據跨境安全評估等制度型開放。完善涉外專線等通信和算力基礎設施,建立低成本、高效率、便利化的離岸數據出入境和交易加工專門管理制度,以及境外數據在境內存儲、加工、貿易的數字貿易全產業鏈。
(作者為儋州市政協副主席)
原標題:圍繞四大主導產業 選準深耕支柱產業
責任編輯:楊子薇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