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榜
白沙牙叉鎮南妹村:環保廁所戶戶有
南妹村環保化糞處理系統中的人工濕地。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9月6日中午,從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城區往什運干道方向出發,駛過10多公里山路后,在山林掩映中,一幢幢整齊美觀又不失黎族特色的兩層民居呈現在眼前,這里即是牙叉鎮美麗鄉村南妹村。
走進南妹村,只見筆直的水泥村道寬敞整潔,庭前屋后的綠草紅花生機勃勃。“以前住的是瓦房,村民們要么搭起簡易棚如廁,要么就在屋后的小樹林里大小便,大家那時都不懂啥叫環保廁所。”村干部符曉嶺說。
早在2013年,南妹村被列為美麗鄉村啟動建設時,就采用“政府補貼+銀行貸款+村民自籌”模式,將原先雜亂無序且破敗漏雨的瓦房全部拆掉,重新規劃建起一排排整齊美觀的黎族民居,“在有效改善村居環境的同時,還在全村規劃建立起環保廁所以及一套完整的化糞處理系統。”符曉嶺說。
南妹村村民小組組長符亞軍介紹,每家每戶的新居都設置獨立的廁所,廁內墻體與地板都鋪設了美觀明亮的瓷磚,每家每戶地下的化糞管道銜接至排污主管道,只要按一下村民家中廁所的沖水開關,所有糞污都會統一排放至化糞池進行無害化處理。
“全村共有3個大型的環保化糞池,即便是站在化糞池邊,也幾乎聞不到一點臭味。”順著符亞軍的指引,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村莊內的一塊濕地,只見一株株美人蕉等大葉狀植物生機盎然,其實,這里是該村環保化糞池排放的末端——人工濕地。在化糞池旁邊的標識牌上清晰地標注著這套工藝流程:化糞池—格柵—水解池—人工濕地—達標排放等流程。
符亞軍介紹,濕地植物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部分,平時,村里在定期檢修化糞池排污管道的同時,還會定期補種、換種、修剪濕地里的綠植,既能確保處理過的糞水出水水質達標排放,又讓這里的綠植在一年四季呈現不同的風景,變成村里的小花園,可謂兩全其美。(海南日報牙叉9月15日電)
責任編輯:鄧潔儀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