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用解決土地撂荒問題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李佳飛 特約記者黃良策 通訊員潘高

              4月的文昌,陽光明媚,微風吹過稻田,青青的谷穗仿佛在低語。頭戴斗笠的農民走進田間,一邊翻看抽穗的禾苗,一邊嗅著輕風拂過的稻花香,臉上洋溢著即將收獲的喜悅:“再過一個月左右,你們再來看,這里又將是另一番景象,那時候,金黃色的一片!”

              稻田位于文昌市錦山鎮南拔村,成片種植面積約1500畝,一眼望去,綠色的稻浪如海水般鋪滿大地。可就在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撂荒的土地。

              “鼓勵規模化高效農業發展,不僅有效解決了土地撂荒的問題,而且帶動農民增收,有利于推動鄉村振興。”文昌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昌市錦山鎮南拔村連片種植的1500畝水稻已抽穗,昔日撂荒地成今天的“淘金田”,農民喜盼豐收。通訊員潘高攝

              為何有大片耕地撂荒?

              耕地是農村農民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事關農民的切身利益,同時關涉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然而在海南,農村耕地撂荒的問題卻比較突出。為此,省政府辦公廳曾于2017年11月印發《海南省恢復撂荒地生產實施方案的通知》,計劃自2017年起,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省23.9萬畝撂荒地恢復生產任務。

              究竟為何會有大片耕地撂荒?記者走訪調查獲悉,一方面,是由于海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較多,部分地區農田水利設施不健全,缺水問題突出,不利于土地耕種;另一方面,農村青壯年大多進城務工,勞力流失嚴重,“空心村”是許多村莊的真實寫照。

              “種糧一年,不如進城打工一個月。”公坡鎮白忙村村民文傳勇今年57歲了,他一輩子在農村務農,對農村人口老齡化的現象感受深刻。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文昌,人均耕地不足3畝,以種植普通水稻為例,畝產量約600斤至800斤,一年按照兩造計算,可獲利僅5000余元。因此,無論是在他的家鄉公坡鎮白忙村,還是在他承包土地的錦山鎮南拔村,青壯年勞力主要依靠外出務工為生,留在村里的多半都是老弱病殘村民。

              此外,由于文昌受臺風天氣影響,海水倒灌致使部分土地鹽堿化,不利于耕種,羅豆、翁田等地大量耕地撂荒正是由于這個原因。

              如何讓土地發揮效益?

              為讓耕地發揮效益,推動鄉村振興,各地均做了很多嘗試和努力。文昌市則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契機,加快了土地流轉進程,根據全市撂荒耕地的性質,按照宜果則果、宜稻則稻、宜菜則菜的原則,加強了農田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鼓勵發展規模化農業生產,對撂荒耕地進行了綜合治理。

              在錦山,文昌昌灑發發瓜菜專業合作社在政府有關部門及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與南拔村村民簽訂協議,村民以租賃出讓或入股分紅的方式,將南拔洋成片的千余畝土地交由合作社統一規范化種植管理。

              “規模化種植便可采用機械化的耕種方式,節約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時,我們推廣高效優質的水稻品種,打造海南本土綠色有機大米的品牌,大大提高了耕種經濟效益。”合作社負責人符墩發介紹,以南拔洋的水稻田為例,原先分散在190多戶家庭中零散的耕地被集中起來,統一由合作社負責,日常只需要6個小組10余人的專業隊伍進行管理,今年水稻產量有望達到800斤一畝。由于是精選的泰國香米品種,稻谷的價格也較以往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為促進規模農業產業發展,錦山鎮搶抓撂荒地復耕發展的契機,加快了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錦山鎮常務副鎮長陳文學介紹,截至目前,錦山共計投入農田水利建設資金145.74萬元,完成全鎮3條主干渠、19條支渠、3條毛渠長43.1公里的維修和加固;完成防滲硬化渠道新建工程;完成修復水毀工程橋函等7處的維修和加固;完成田洋整治500畝。

              文昌市錦山鎮南拔村連片種植的1500畝水稻已抽穗,昔日撂荒地成今天的“淘金田”,農民喜盼豐收。通訊員潘高攝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如今,郁郁蔥蔥的水稻田里,已掛滿青色的谷粒,看著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致力于農業產業發展20多年的符墩發十分感慨。

              “這里土壤好、水好、空氣也好,堅持綠色有機種植的水稻,品質一定不比別人差,我們要打造出自己的農業品牌來,讓更多農民受益。”符墩發說,讓昔日的撂荒地成為今天的“淘金田”,希望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們要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將更多的撂荒地利用起來,同時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業經濟價值,帶動農民增收,進而推動實現鄉村振興。

              事實上,近年來,文昌也積極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堅持把農村土地資源變為土地資本,推行土地集中流轉,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資,鼓勵發展農業規模種植。文昌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符永波介紹,截至2018年底,文昌市共完成撂荒地整治2.08萬畝,占全市撂荒總面積2.34萬畝的88.89%。其中,轉包1.05萬畝、出租8036畝、轉讓24畝、股份合作120畝、其它方式復耕2625畝。

              “我們積極引導企業、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發展能人大戶參與撂荒地農業生產發展,鼓勵群眾利用撂荒地與荒山荒坡大力發展產業,通過土地流轉的新模式,讓農業和農村迸發出新的活力。”符永波說。

            原標題:文昌用解決土地撂荒問題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責任編輯:章慧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社會

            社會民生包羅萬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国产精品熟女高潮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软件| 七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好男人视频社区精品免费|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岛国久久久久|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三级高清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国产精品久操视频|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