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得住考驗 擔得起重托
——代表委員點贊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的作用表現
去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組建應急管理部。如今,“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這十六個字已融入應急管理隊伍的血液中。這支敢打敢拼的隊伍拿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氣魄,團結一心、砥礪奮進,與火魔鏖戰,與洪水爭斗,與臺風搏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光輝業績。
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紛紛對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邊組建邊應急的成效予以肯定,表示這支隊伍經得住考驗、擔得起人民的重托。
災害面前彰顯本色
2018年,我國沿海地區多次遭到臺風襲擊。從去年7月開始,臺風“瑪莉亞”“貝碧嘉”“溫比亞”“蘇力”相繼登陸,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力量發揚連續作戰、不怕疲勞的作風,全力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各項工作。去年9月16日,超強臺風“山竹”在廣東登陸,應急管理部全面進入臨戰狀態,前期部署消防救援力量、提前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每日兩次召開部際聯合會商會調度研判,確保救災救援有力有效。
“浙江經常被臺風‘光顧’,我也很關注全國的臺風情況。應急管理部對防臺風工作的前期部署很到位,大大減少了臺風造成的損失。同時我也看到了消防救援人員為臺風過境后的重建工作付出了很多。”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衛視首席主播、主持人席文說。
2018年10月10日,西藏昌都市江達縣和四川甘孜州白玉縣交界處發生山體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2018年11月3日,江達縣波羅鄉白格村原山體滑坡點再次發生滑坡,金沙江被再次阻斷。應急管理部及時啟動響應,牽頭派出部際聯合工作組,通過采取人工開挖過流槽、提前撤離危險區人員等措施,做好搶險救援各項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了災害損失。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參與了上述兩次堰塞湖的處置工作。應急管理部組建之前,他多次在滑坡事故救援現場做技術支持,對應急管理隊伍的戰斗力有直觀的感受。
“應急管理部組建之前,我去滑坡事故現場,需要和多部門對接工作,和水利、氣象等部門要各講一遍甚至多遍,很影響效率。現在我跟應急管理部工作組對接就行了,工作組現場調度有力有序,統一指揮使救援效率大大提高。”他感慨道,“這兩次堰塞湖的處置,應急管理部的反應都很快,第一時間就派出了工作組到達現場。”
張利鵬、閆亞隆、李鐵……應急管理戰線一條條年輕的生命在救援時離開了我們。2018年,9名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壯烈犧牲。應急管理戰線上下以強烈的擔當精神和頑強的戰斗意志,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
“在事故災害的考驗面前,他們是值得信任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說,“國家對應急管理體制作出了重大調整,這不僅涉及應急管理隊伍人員,更涉及每名百姓的切身利益。面對考驗,去年他們向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這個滿意不僅指機構改革這一決策的英明和成功,更指在機構改革、人員轉隸、隊伍轉制等重大變化中,隊伍依舊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邊組建邊應急的成效,大家是看得到的。這支隊伍擔得起人民的重托,他們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敢打硬仗、能打勝仗。”
據統計,2018年,全國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出動1270萬人次、消防車219萬輛次,營救疏散群眾67.6萬人,搶救保護財產價值313億元。
步履不停狠抓學習
只靠老經驗、老辦法、老思路是無法解決新時代應急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的,自組建之初,應急管理系統內部就達成共識,務必正視能力不足的問題,切實組織好大學習。
專題學習、網上專題班、集中輪訓視頻講座、政治理論考試……突出政治訓練,不搞大水漫灌。圍繞黨的理論建設,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急管理部干部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上百名司局級干部、2000多名系統內處級以上干部全部接受培訓。集體學習與自我學習相結合、系統學習與專業學習相結合、應急學習與長期學習相結合,各類培訓學習一輪接一輪,全年不斷線。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兩支隊伍把學習作為第一要務,力爭下好“先手棋”、跑好“第一棒”。
扎根教育界的劉林也關注著這方面的問題。今年全國兩會,他帶來了建立應急管理人才培養機制的提案。
“目前,雖然已經有多所學校設置了應急管理方向的專業,但目前都在公共事業管理、消防、安全工程等學科下面,并沒有成為一個獨立學科。這顯然與我國亟須專業型、復合型、創新型應急管理人才的現狀不適應。我認為應該盡快把應急管理作為一個學科,明確其本科專業、研究生專業等,并將其納入學科專業目錄中,這樣才能促進國家應急管理學科建設。”他說。
應急管理部非常注重青年人才的培養。前不久召開的應急管理部年輕干部座談會要求,注重讓青年干部上一線、挑重擔,在應對重大風險挑戰中砥礪品性、增強本領,在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中磨練意志、增長才干。
敢打敢拼本領過硬
去年10月,原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陸續完成轉制。全國消防救援隊伍、森林消防隊伍分別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大學習大訓練和集中教育整訓活動。
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兩支隊伍緊扣“綜合性消防救援”主題,啟動了一系列體能訓練、意志訓練、技術訓練。為遂行多樣化救援任務,水域、地質、化工、山岳等各類型災害事故救援,成為兩支隊伍實訓實練的科目;為增強復雜情勢應對能力,聚焦高原、高寒等特殊地區救援,一些隊伍配置尖刀力量,突出專長訓練;為加強空中救援力量建設,一些隊伍引進專業設備、培養專業力量,加強復雜氣象飛行訓練……無論是在極寒地區訓練時的滿臉冰霜,還是在烈日炙烤下的揮汗如雨,指戰員們紛紛向極限挑戰,練就過硬本領。
“白格堰塞湖處置時,路都被堵死了,救援隊員都是通過水路挺進的,大型設備是靠水上搭建浮橋運進去的,部分隊員更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探測滑坡體,但他們毫不猶豫。這體現了他們為百姓赴湯蹈火的精神,同樣也是自身技術過硬、訓練有素的結果。這絕對是一支敢打敢拼、能打硬仗的隊伍。”許強說。
不僅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受到代表委員點贊,社會救援力量也受到部分代表委員關注。“在浙江,社會救援力量為民眾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培訓,普及高樓逃生、地震三角形避難空間逃生等知識,社會反映很好。我們應該發揮好社會救援力量的作用,結合他們的自身特點,把他們和國家隊統籌調度。”席文建議。
原標題:點贊!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的作用表現,代表委員這樣看!
責任編輯:郭微微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